泰州市姜堰区低效用地潜力释放模式及对策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5页 |
·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5-1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姜堰区低效用地的认定 | 第23-31页 |
·低效用地的内涵 | 第23-24页 |
·低效用地的主要认定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一是定性分析 | 第24页 |
·二是定量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姜堰区现行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 | 第27-31页 |
第三章 姜堰区低效用地的现状与成因 | 第31-45页 |
·泰州市姜堰区概况 | 第31-34页 |
·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域 | 第31-33页 |
·社会经济状况 | 第33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 | 第33-34页 |
·低效用地数量及分布 | 第34-36页 |
·低效用地的类型 | 第36-38页 |
·按照低效用地的成因分类 | 第36-37页 |
·按照低效用地表现形式分类 | 第37-38页 |
·低效用地的基本特征 | 第38-40页 |
·工业低效用地是低效用地的主体 | 第38页 |
·低效用地分布呈非均匀化,开发区低效用地占比最大 | 第38-39页 |
·低效用地与企业产业类型有一定关联 | 第39页 |
·低效用地普遍存在产出低和土地空闲的现象 | 第39-40页 |
·低效用地的成因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经济结构不合理 | 第40-41页 |
·招商引资政策不统一 | 第41-42页 |
·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| 第42-44页 |
·经济发展优势不明显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姜堰区低效用地潜力释放实践及评价 | 第45-51页 |
·低效用地潜力释放现状分析 | 第45页 |
·现行的低效用地挖潜做法 | 第45-49页 |
·“回头看”机制,督促工业项目转型升级 | 第46-47页 |
·腾笼换鸟,政府协调回购土地 | 第47页 |
·激励与限制并存,力促工业项目集约利用 | 第47-49页 |
·当前低效用地潜力释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姜堰区低效用地潜力释放模式优化与对策 | 第51-67页 |
·国内其他地区低效用地潜力释放的经验借鉴 | 第51-56页 |
·温州“三改一拆”模式 | 第53-54页 |
·佛山“三旧”改造模式 | 第54-55页 |
·深圳“城市更新”模式 | 第55页 |
·无锡模式的“新”与“变” | 第55-56页 |
·姜堰区低效用地潜力释放模式优选 | 第56-61页 |
·企业自发和政府协调相结合的腾退土地模式 | 第57页 |
·以实现产业集聚为目标的退二优二模式 | 第57-58页 |
·以改善产业结构为目标的退二进三模式 | 第58-59页 |
·零增地改造模式 | 第59-61页 |
·姜堰区低效用地潜力释放的对策措施 | 第61-67页 |
·强化发展集聚型工业的理念 | 第61-62页 |
·加强主体企业的引导 | 第62-64页 |
·镇与镇联动,有序推进“飞地工业” | 第64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7-73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建议及展望 | 第68-73页 |
·完善规划体系,确保规划的权威性 | 第68页 |
·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制度 | 第68-69页 |
·制定工业节地政策 | 第69-70页 |
·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合理集聚和转移 | 第70页 |
·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| 第70-71页 |
·加快开发区建设 | 第71页 |
·完善并出台指导低效用地潜力释放的系列政策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