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综述 | 第12-24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一、国外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| 第12-15页 |
二、国内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| 第15-19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综述 | 第19-24页 |
一、国外的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| 第19-21页 |
二、国内的学生学习行为研究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| 第24-28页 |
第一节 与教学有关的理论 | 第24页 |
第二节 与学习行为相关的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6-28页 |
一、课堂 | 第26页 |
二、教学行为 | 第26-27页 |
三、学习行为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课堂教与学行为现状分析 | 第28-38页 |
第一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现状分析 | 第28-34页 |
一、发起的行为 | 第28-31页 |
二、应答的行为 | 第31-33页 |
三、观察的行为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行为现状分析 | 第34-38页 |
一、接受式的学习行为 | 第34-35页 |
二、建构式的学习行为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优秀课例课堂教与学的行为特点 | 第38-41页 |
第一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特点 | 第38-39页 |
一、教师发起的行为以讲述为主,且讲述行为多集中在课堂前分钟 | 第38页 |
二、教师提问数量上多面向全体学生,时长上对个别回答的反馈较多 | 第38-39页 |
三、教学中活动类型丰富,但活动有效性低,成果交流不足 | 第39页 |
四、教师主导着学生建构式学习的行为方式和时长 | 第39页 |
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 | 第39-41页 |
一、学生接受式的学习行为多为听教师讲或师生一对一的问答 | 第39页 |
二、学生建构式的学习行为以讨论和操作为主 | 第39-41页 |
第六章 教学启示 | 第41-42页 |
第一节 教学组织活动的设计要依据目标要求,选择组织形式,进行时间分配 | 第41页 |
第二节 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程序,促进学生更多的进行建构式学习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1 教师C教学录像文字实录 | 第44-51页 |
附录2 教师C课堂教与学行为统计表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