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8页 |
·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·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提出与研究范式 | 第9-10页 |
·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的特点及差异 | 第10-11页 |
·SNARC效应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SNARC效应的提出及定义 | 第12页 |
·SNARC效应相关理论及解释 | 第12-14页 |
·心理数字线(Mental Number Line) | 第12-13页 |
·极性编码理论(Polarity Coding) | 第13页 |
·双路径理论模型(Dual- Route Model) | 第13-14页 |
·计算理论模型(Computational Model) | 第14页 |
·SNARC效应与Simon效应的关系及其发生阶段 | 第14-16页 |
·注意与SNARC效应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·数量加工引起空间注意转移(注意的SNARC效应) | 第16-17页 |
·空间注意线索对SNARC效应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意义与价值 | 第19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9页 |
·实际意义 | 第19页 |
3 实证研究 | 第19-37页 |
·实验一内源性注意条件SOA变化对数字加工的影响-来自ERPs的证据 | 第19-29页 |
·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被试 | 第20页 |
·仪器和材料 | 第20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0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20-21页 |
·脑电记录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结果 | 第22-27页 |
·行为结果 | 第22-24页 |
·脑电数据 | 第24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9页 |
·行为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ERP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二外源性注意条件SOA变化对数字加工的影响-来自ERPs的证据 | 第29-37页 |
·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9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9-3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被试 | 第30页 |
·仪器和材料 | 第30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30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30页 |
·脑电记录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 | 第31-36页 |
·行为数据 | 第31-32页 |
·脑电数据 | 第32-36页 |
·研究二讨论 | 第36-37页 |
·行为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36页 |
·ERP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4 综合讨论 | 第37-41页 |
·行为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37页 |
·ERP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N1成分(150-230ms)的探讨 | 第37-38页 |
·P3成分(350-500ms)的探讨 | 第38-40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40页 |
·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5 研究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8页 |
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8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