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中的政策性担保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12页
Abstract第12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3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22页
     ·农地规模经营面临融资困境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局限性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农地金融改革中的政策性担保发展迅速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2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·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第28-30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第30-47页
   ·政策性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增信激励机制、成本降低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第30-34页
     ·我国农地金融中政策性担保的有效性第34-36页
   ·融资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第36-41页
     ·融资担保的主要作用第37-39页
     ·融资担保的制约因素和替代机制第39-41页
   ·我国农地金融制度设计原则的相关研究第41-44页
   ·文献述评第44-47页
第三章 政策性担保机制面临的约束第47-62页
   ·农地作为农地金融制度担保品的价值约束第47-52页
     ·农地制度的制约第47-50页
     ·“三权分置”后的农地经营权作为担保品的局限性第50-52页
   ·农地作为农地金融制度担保品的交易成本制约第52-55页
   ·地方政府干预与政策性担保机构经营目标选择多样化第55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 理论基础第62-71页
   ·融资能力理论第62-63页
   ·最低担保品决定的两部门模型第63-66页
   ·担保品交易成本对最低担保品价值的影响第66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五章 政策性担保的增信激励机制第71-85页
   ·政策性担保机制生效的直接增信途径第71-76页
   ·政策性担保机制生效的担保品处置成本途径第76-8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第六章 政策性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第85-103页
   ·政策性担保机构如何参与借贷双方风险分担第85-91页
     ·项目失败风险的分担第85-89页
     ·担保品处置风险的分担第89-91页
   ·政策性担保机构经营目标与风险分担效果第91-101页
     ·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盈亏平衡点第91-96页
     ·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的合理边界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政策性担保与财政直接补贴的政策效果比较第97-10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1-103页
第七章 政策性担保机制作用的实证检验:山东省枣庄市案例第103-116页
   ·枣庄市的农地金融改革第103-109页
     ·农地金融和政策性担保机制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·政策性担保的作用机制第107-109页
   ·枣庄案例的实证检验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·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模型设计及检验结果第110-11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4-116页
第八章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16-11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16-117页
   ·政策建议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9页
图表目录第129-130页
致谢第130-13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第132-133页
附件第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研究:理论模型、实证检验与信息披露制度安排
下一篇:G—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