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研究:理论模型、实证检验与信息披露制度安排

摘要第1-15页
ABSTRACT第15-19页
第1章 导论第19-2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9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0-23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框架第24-2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5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25-27页
第2章 文献综述第27-50页
   ·股价同步性的内涵第27-34页
     ·信息效率观第29-31页
     ·噪音基础观第31-34页
   ·股价同步性的衡量第34-39页
   ·股价同步性的前因研究第39-46页
     ·公司层面与股价同步性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层面与股价同步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监管层面与股价同步性第43-46页
   ·股价同步性的经济效果研究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股价同步性对企业内部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股价同步性对企业外部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·简要评述第48-50页
第3章 股价同步性的前因与经济效果理论研究模型第50-61页
   ·双重视角下的股价同步性波动问题研究模型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基于信息供给效益的股价同步性波动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重视角研究模型的提出第51-53页
   ·特殊样本的特殊作用路径模型第53-59页
     ·特殊样本研究的必要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特殊作用路径模型的提出第54-59页
   ·股价同步性影响下的上市公司资源配置经济效果作用机理模型第59-61页
第4章 双重视角研究模型(一):内生视角下的股价同步性影响因素第61-80页
   ·内生视角的三个层面与假设提出第61-68页
     ·表象特征层面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本质特性层面第64-68页
     ·内部控制层面第68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68-74页
     ·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68-70页
     ·变量定义与计算方式第70-72页
     ·计量模型第72-74页
   ·实证检验第74-77页
     ·描述性统计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回归分析第75-77页
   ·结果讨论第77-80页
第5章 双重视角研究模型(二):外生情境下的客观条件调节效应第80-93页
   ·外生情境的提出第80-81页
   ·外部治理环境的提出与验证第81-86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81-83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83-85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85-86页
   ·行业差异的提出与验证第86-92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86-88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89-92页
   ·结果讨论第92-93页
第6章 特殊样本: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研究第93-107页
   ·特殊样本的存在及其作用机制第93页
   ·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样本分析第93-100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93-96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96-98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98-100页
   ·存在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样本分析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104-106页
   ·结果讨论第106-107页
第7章 经济效果:股价同步性的作用体现第107-117页
   ·问题提出第107页
   ·融资能力考察第107-112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111-112页
   ·投资能力考察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114-115页
   ·结果讨论第115-117页
第8章 制度安排:股价同步性角度下的信息披露制度优化第117-131页
   ·信息披露差异化的制度安排第117-124页
     ·内生视角下信息披露差异化制度安排第118-122页
     ·外生情境下信息披露差异化的制度安排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特殊类型企业信息披露差异化制度安排第123-124页
   ·信息披露易获性的制度安排第124-126页
     ·降低获取成本角度下的信息披露易获性制度安排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噪音干扰的信息披露易获性制度安排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平衡信息获取及时性与真实性的信息披露易获性制度安排第126页
   ·信息披露易理解性的制度安排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基础性信息发布下的信息披露易理解性制度安排第127页
     ·关键指标信息发布下的信息披露易理解性制度安排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语言信息质量下的信息披露易理解性制度安排第128页
   ·信息披露简明化的制度安排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·语言规范角度下的信息披露简明化制度安排第129页
     ·文件规范角度下的信息披露简明化制度安排第129页
     ·信息完整角度下的信息披露简明化制度安排第129-1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0-131页
第9章 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31-134页
   ·主要研究结论第131-132页
   ·局限性与研究展望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·局限性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·研究展望第133-134页
参考文献第134-149页
致谢第149-15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151-15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2页

论文共1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用评级业的功能、缺陷与市场结构研究
下一篇:我国农地金融制度中的政策性担保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