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山西理工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探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0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11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政治参与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政治参与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·本文创新点第15-18页
第二章 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理论分析与概念界定第18-28页
   ·理论分析第18-24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人民自治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毛泽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24-28页
     ·政治参与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政治参与第25页
     ·政治参与意识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第26-28页
第三章 山西理工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现状第28-38页
   ·理工类大学生的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理工类大学生更善于理性思维第28页
     ·理工类大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不强第28-29页
   ·理工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现状描述第29-38页
     ·政治参与认知能力总体不理想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政治参与情感总体不强烈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政治参与态度趋于理性化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价值观不坚定,没有形成“制度化”意识第35-38页
第四章 制约理工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第38-46页
   ·社会因素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法律宣传不到位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政治参与渠道单一第39页
     ·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·学校因素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理工类院校政治参与氛围不强烈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理工类院校在思政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漏洞第41-42页
   ·家庭因素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父母的政治参与知识欠缺与意识不强第42页
     ·父母构建的家庭结构和角色关系不科学第42-43页
   ·自身因素第43-46页
     ·部分理工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第43页
     ·政治心理不够成熟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政治生活经验的缺乏第44-46页
第五章 提高理工类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对策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·社会方面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加大法律宣传力度,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第46页
     ·完善大学生参政渠道,一切以青年实际出发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培育政治主流价值观,塑造积极参政意识第47-48页
   ·学校方面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营造浓郁政治氛围,强化政治知识学习第48页
     ·开展爱国主义教育,增强思政实效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推行高中教育文理不分科,引导先进分子进行政治参与第49页
   ·家庭方面第49-50页
     ·重视家庭教育影响,灌输正确参政意识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构建民主家庭结构,轻松实现政治教育第50页
   ·自身方面第50-52页
     ·主动学习政治知识,提高自身政治自觉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锻炼政治参与能力第51-52页
结语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-58页
附录第58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民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山西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