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、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8-11页 |
(一) 冷战后澳美关系、澳亚洲关系研究 | 第9-10页 |
(二) 联合国维和内容与行动分析研究 | 第10-11页 |
三、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国际和平行动与澳大利亚 | 第13-20页 |
一、 联合国维和行动 | 第13-15页 |
二、 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新变化 | 第15-16页 |
三、 澳大利亚的维和政策 | 第16-20页 |
(一) 澳大利亚的联合国政策 | 第17-18页 |
(二) 澳大利亚的维和政策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联合国和平行动情况 | 第20-33页 |
一、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维和的环境 | 第20-22页 |
二、 澳冷战后参与维和人数统计 | 第22-28页 |
(一) 第一次峰值区间 | 第23-24页 |
(二) 第二次峰值区间 | 第24-25页 |
(三) 第三次峰值区间 | 第25-28页 |
三、 澳冷战后参与维和次数统计 | 第28-32页 |
四、 澳冷战后参与维和区域统计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案例分析——澳大利亚参与东帝汶维和 | 第33-47页 |
一、 澳参与东帝汶和平进程 | 第33-35页 |
(一) 澳大利亚参与东帝汶维和 | 第33-34页 |
(二) 东帝汶维和的背景 | 第34-35页 |
(三) 联合国东帝汶维和的任务和目标 | 第35页 |
二、 冷战后澳大利亚对东帝汶政策变化 | 第35-38页 |
(一) 1991 年以前澳大利亚对东帝汶的政策 | 第35-36页 |
(二) 基廷政府时期 | 第36-37页 |
(三) 霍华德政府时期(1996-2005) | 第37-38页 |
三、 澳大利亚介入东帝汶维和的原因分析 | 第38-45页 |
(一) 地理位置临近,事关国家安全 | 第39-40页 |
(二) 地缘政治意义重要 | 第40-41页 |
(三) 理顺与亚太国家间关系 | 第41-43页 |
(四) 重视与美国盟友关系 | 第43-45页 |
四、 澳大利亚能在东帝汶维和中担任领导角色的原因 | 第45-47页 |
(一) 澳大利亚自身在此问题上做出的努力 | 第45页 |
(二) 东盟行动迟缓,虚位以待 | 第45-46页 |
(三) 美国明确不愿插手,为澳大利亚提供推动力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和平行动的特点及原因 | 第47-53页 |
一、 冷战后澳维和政策进入成熟阶段 | 第47-48页 |
二、 地域上重视亚太地区 | 第48-49页 |
三、 战略上重视与美欧合作 | 第49-50页 |
四、 文化上重视人权保护 | 第50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一、 冷战后澳大利亚参与国际和平行动的基本特征 | 第53页 |
二、 产生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附件一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附件二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