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--矿山防火论文

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

摘要第1页
Abstract第5-7页
详细摘要第7-10页
Detailed Abstract第10-1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9-2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24-27页
第二章 煤层自燃机理与开采工艺第27-37页
   ·煤自燃机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煤炭自燃学说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煤炭自燃阶段和条件第28-29页
   ·煤层开采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第30页
     ·倾斜长壁采煤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长壁放顶煤采煤法第31页
     ·柱式体系采煤法第31页
     ·采煤方法选择原则第31-33页
   ·残留煤柱开采第33-36页
     ·残留煤柱开采第33页
     ·残留煤开采技术及工艺第33-36页
     ·残留煤开采中的不利因素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 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开采围岩运移规律模拟研究第37-77页
   ·围岩赋存结构特征第37-38页
   ·有限差分的原理第38-42页
   ·FLAC3D数值模拟方案第42-46页
     ·FLAC3D软件简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FLAC3D数值模拟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FLAC3D数值模拟方案第44-46页
   ·残留煤柱开采岩层断裂研究第46-60页
     ·煤柱竖直应力变化规律第46-52页
     ·煤柱竖直位移变化规律第52-57页
     ·煤柱变形、破坏规律第57-60页
   ·围岩变形破坏模拟研究第60-66页
     ·围岩竖直应力变化规律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围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第63-66页
   ·上覆岩层运移规律模拟研究第66-75页
     ·上覆岩层变形、破坏规律第66-68页
     ·上覆岩层竖直应力变化规律第68-71页
     ·上覆岩层竖直位移变化规律第71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四章 易自燃煤层残留煤柱机械化开采工艺研究第77-91页
   ·正梯形工作面开采工艺第77-83页
     ·工作面概况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工作面变长加架优化理论研究第80-82页
     ·正梯形工作面增架开采实践第82-83页
   ·倒梯形工作面开采工艺第83-85页
     ·工作面概况第83页
     ·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第83-84页
     ·倒梯形工作面变短减架优化理论研究第84页
     ·倒梯形综采工作面开采实践第84-85页
   ·调斜综放开采工艺第85-89页
     ·工作面概况第85页
     ·回采巷道支护设计第85-86页
     ·综放面调斜开采基本原理第86-88页
     ·4105 工作面调斜开采实践第88-89页
   ·连续采煤法开采工艺第89-90页
     ·连续采煤法开采工艺流程第89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五章 煤自燃预警体系的建立第91-131页
   ·煤自燃低温阶段特征实验研究第91-110页
     ·实验系统和煤样制备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数据第92-94页
     ·指标气体确定第94-98页
     ·耗氧速率分析第98-104页
     ·放热强度分析第104-110页
   ·煤自燃高温阶段特征实验研究第110-122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介绍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煤热重实验研究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·煤特征温度点与反应动力学参数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118-122页
   ·煤自燃预警体系的建立第122-129页
     ·防火理论体系组成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·建立指标气体煤自燃预警体系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基于指标气体预警分级表格建立方法第127-1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9-131页
第六章 工作面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设计及应用第131-143页
   ·工作面正压通风技术第131-132页
   ·正压通风系统布置第132-133页
   ·系统硬件设计第133-138页
     ·系统整体设计第133-135页
     ·PLC 的选择第135-136页
     ·自动调节风窗设计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风机变频调速系统控制方式第137-138页
   ·自动控制正压通风系统软件设计第138-142页
     ·力控 6.0 组态软件介绍第138页
     ·监控软件设计第138-142页
   ·现场应用第1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2-143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43-147页
   ·结论第143-145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145页
   ·展望第145-147页
参考文献第147-155页
致谢第155-157页
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第157页

论文共1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距离煤层同采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
下一篇:开滦矿区深部煤层冲击地压监测与防治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