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中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校长与教授“共治”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3页
导论第13-49页
 一、研究问题与意义第13-18页
  (一) 研究背景第13-16页
  (二) 研究问题第16-17页
  (三) 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二、文献综述第18-36页
  (一) 国内研究现状第19-29页
  (二) 国外研究现状第29-35页
  (三) 结论与启示第35-36页
 三、核心概念界定第36-37页
  (一) 大学治理结构第36页
  (二) 校长治校、行政权力第36-37页
  (三) 教授治学、学术权力第37页
  (四) “共治”第37页
 四、理论基础第37-43页
  (一) 法人治理理论第37-41页
  (二) 利益相关者理论第41-43页
 五、研究思路、内容与方法第43-47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与内容第43-45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45-47页
 六、特色与创新第47-48页
 七、研究的难点第48-49页
第一章 国内外大学治理结构历史演变第49-63页
 一、国外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变第49-55页
  (一) 欧陆模式第49-52页
  (二) 英美模式第52-55页
 二、中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历史沿革第55-63页
  (一) 我国古代大学及其治理第56页
  (二) 我国近代大学及其治理第56-58页
  (三)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的优化进程第58-63页
第二章 我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63-99页
 一、我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现状第63-76页
  (一) 政府对大学的治理带有鲜明的管理烙印第63-67页
  (二) 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现状第67-76页
 二、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6-80页
  (一) 校长治校过度行政化第76-78页
  (二) 教授治学路径不畅第78-80页
 三、我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80-85页
  (一) 大学治理“去行政化”存在着阻力第80-82页
  (二) 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第82-85页
 四、大学治理存在问题的案例分析第85-99页
  案例一:某大学绩效工资风波第85-91页
   (一)案例基本情况第85页
   (二)案例中的关键问题第85-88页
   (三)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第88-90页
   (四)案例的启示第90-91页
  案例二:南方科技大学改革风波第91-99页
   (二)案例中的关键问题第91-94页
   (三)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第94-95页
   (四)对南方科技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考第95-99页
第三章 “校长与教授‘共治’”的可行性分析第99-113页
 一、教授和校长的角色定位为“共治”创造了条件第101-104页
  (一) 现代大学事务需要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同第101-102页
  (二) 教授在“共治”中角色定位倾向于治学第102-103页
  (三) 校长在“共治”中角色定位倾向于治校第103-104页
 二、“共治”是大学治理的“一体两面”第104-107页
  (一) 治校与治学目的的一致性第104-105页
  (二) 治校与治学途径的互补性第105页
  (三) 治校与治学存在交集第105-107页
 三、“共治”符合我国大学的现实环境第107-113页
  (一) 符合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第107-109页
  (二) 符合社会对大学的有关要求第109-110页
  (三) 符合大学自身的管理运行需要第110-113页
第四章 “校长与教授‘共治’”的路径探索第113-127页
 一、通过大学章程对“共治”进行顶层设计第114-116页
  (一) 重视大学的自治定位第114-115页
  (二) 通过大学章程明确“共治”模式第115-116页
 二、相对明确“治校”与“治学”界限的划分第116-118页
  (一) 明确治校与治学的界限第116-117页
  (二) “共治”的特点是行政与学术各有偏重第117-118页
 三、建立“共治”的管理机制和学术机制第118-127页
  (一) 建立可行有效的管理机制第118-121页
  (二) 建立学术自由机制第121-123页
  (三) 建立学术自律机制第123-127页
第五章 “校长与教授‘共治’”的保障措施第127-133页
 一、宏观层面:通过立法为“共治”创造条件第127-129页
  (一) 呼吁国家立法层面对“共治”模式有所体现并明确表述第127-128页
  (二) 争取和鼓励有条件的省市制定地方教育规章支持“共治”第128-129页
 二、微观层面:营造与巩固大学的“共治”氛围第129-130页
  (一) 营造良好的“共治”学术氛围第129页
  (二) 做好“共治”模式的宣传工作第129页
  (三) 加强“共治”的交流沟通第129页
  (四) 初期可成立学校行政事务监督委员会第129-130页
 三、“共治”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第130-133页
  (一) 决策主体复杂性的问题与对策第130-131页
  (二) 决策效率较低的问题与对策第131页
  (三) 决策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与对策第131-133页
结束语第133-137页
 一、研究回顾第133-134页
 二、主要结论第134-135页
 三、研究展望第135-137页
参考文献第137-149页
附录1第149-150页
附录2第150-152页
附录3第152-155页
后记第155-157页
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57页

论文共1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越技能:中学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研究
下一篇: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