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6-28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人格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团队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绩效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工作行为的概念 | 第18页 |
·人格特质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奥尔波特特质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卡特尔16人格因素理论 | 第19页 |
·艾森克三因素理论 | 第19页 |
·人格特质基础理论——大五人格特质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基于词汇观的五因素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基于问卷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华人大五人格因素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工作行为基础理论——群体动力理论 | 第22页 |
·团队绩效基础理论——口O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23-27页 |
·关于团队绩效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关于工作行为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关于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关系基本模式的研究 | 第26页 |
·关于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相关变量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人格特质、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关系的研究构想及研究设计 | 第28-39页 |
·人格特质、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理论模型的构建 | 第28-30页 |
·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关系的不同模型 | 第28-29页 |
·本文构建的以工作行为为中介的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模型 | 第29-30页 |
·人格特质、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关系分析及假设的提出 | 第30-34页 |
·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·人格特质与工作行为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·工作行为对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的中介作用 | 第33-34页 |
·人格特质、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测量设计 | 第34-3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量表设计 | 第35-38页 |
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人格特质、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39-65页 |
·问卷的预测试与分析 | 第39-51页 |
·预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| 第39-44页 |
·预测问卷的效度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正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人格特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工作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3页 |
·团队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53页 |
·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的相关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人格特质与工作行为的相关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的相关分析 | 第56页 |
·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| 第56-63页 |
·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的回归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人格特质与工作行为的回归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工作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回归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工作行为的中介效应检验 | 第60-63页 |
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5章 结果讨论与建议 | 第65-70页 |
·研究结论与讨论 | 第65-68页 |
·人格特质影响团队绩效 | 第65-66页 |
·人格特质影响工作行为 | 第66-67页 |
·工作行为影响团队绩效 | 第67-68页 |
·工作行为部分中介人格特质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| 第68页 |
·启示与建议 | 第68-69页 |
·培养团队领导者的责任心,提高团队绩效 | 第68页 |
·合理调整五大人格特质比例,提高团队绩效 | 第68-69页 |
·激励积极工作行为,提高团队绩效 | 第69页 |
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6页 |
附录A | 第76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