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教材设计论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-12页 |
·我国生物教材设计的历史沿革 | 第9-11页 |
·新课改生物教材设计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2 基本概念与生物学科特点界定 | 第13-16页 |
·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教材 | 第13-14页 |
·教材设计 | 第14-15页 |
·生物学科特点界定 | 第15-16页 |
·理论性与实践性 | 第15页 |
·基础性与尖端性 | 第15-16页 |
·科学性与人文性 | 第16页 |
3 生物教材设计的理论与理念 | 第16-25页 |
·生物教材设计的理论 | 第17-21页 |
·认知发展理论 | 第17页 |
·多元智力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人本主义理论 | 第20页 |
·范例教学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系统论 | 第21页 |
·生物教材设计的理念 | 第21-25页 |
·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理念 | 第21-22页 |
·生物学科课程的理念 | 第22-25页 |
4 生物教材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| 第25-32页 |
·生物教材设计的原则 | 第25-31页 |
·基础性原则 | 第25页 |
·时代性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实用性原则 | 第26页 |
·适切性原则 | 第26页 |
·探究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·统整性原则 | 第27页 |
·灵活性原则 | 第27页 |
·特色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·依据课程目标指导的原则 | 第28-31页 |
·生物教材设计的策略 | 第31-32页 |
·遵循教材设计的基本规定 | 第31页 |
·广纳贤言提高课标的指导功能 | 第31页 |
·多方参与组成最佳的业务队伍 | 第31-32页 |
·洋为中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| 第32页 |
·加强学术监督功能,避免权力干预 | 第32页 |
5 生物教材结构的设计——从内容到形式 | 第32-48页 |
·生物教材宏观结构的设计 | 第33-35页 |
·初中生物教材宏观结构的设计 | 第33-35页 |
·高中生物教材宏观结构的设计 | 第35页 |
·生物教材中观结构的设计 | 第35-41页 |
·初中生物教材中观结构的设计 | 第35-38页 |
·高中生物教材中观结构的设计 | 第38-41页 |
·生物教材微观结构的设计 | 第41-48页 |
·初中生物教材微观结构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高中生物教材微观结构的设计 | 第43-48页 |
6 生物教材模块设计的一种模式及其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初中生物教材的模块设计及其分析 | 第49页 |
·高中生物教材的模块设计及其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初高中生物教材模块的衔接 | 第50-51页 |
7 结语 | 第51-55页 |
·结果与结论 | 第51-52页 |
·创新与不足 | 第52页 |
·要说明的问题 | 第52-55页 |
·生物教材的评价 | 第52-54页 |
·其他种类生物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| 第54-55页 |
注释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一 | 第59-62页 |
附录二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