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理论论文--绘画评论、欣赏论文

清殿版《御制耕织图》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25页
 第一节 缘起与研究方法第9-11页
   ·课题缘起第9-10页
   ·课题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论文研究意义与现状第11-25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-15页
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5-22页
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22-25页
第二章 《耕织图》类型及图像演变第25-52页
 第一节 楼璹《耕织图》前的“耕”“织”图像第25-35页
   ·礼仪中的农业图像第25-33页
   ·走向世俗生活的农业图像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以楼图为参考的《耕织图》版本第35-52页
   ·劳动程序的客观性图像叙述第38-44页
   ·文人情怀的理想家园第44-52页
第三章 焦图中“删减”“新增”“重组”图像的解读第52-72页
 第一节 焦图画面中所存在的农业技术问题第53-58页
   ·工具问题第53-56页
   ·图序问题第56-58页
 第二节 图像增减后的“视觉愉悦”感及大众社会心理的建构第58-66页
 第三节 地域特点的淡化对普适性图像的建构第66-72页
第四章 空间重组建构的家园式心理结构第72-91页
 第一节 古代版画中的视觉空间第72-77页
   ·佛教版画的宗教式理念空间第72-73页
   ·戏曲版画中舞台与现实的重合空间第73-75页
   ·农书中的图解性版画插图第75-77页
 第二节 《御制耕织图》中的现实生活空间第77-86页
 第三节 围合式庭院空间塑造的家园式心理感受第86-91页
第五章 人物关系重组对“行为”模式的强化第91-115页
 第一节 古代版画的社会教化功能第91-96页
   ·佛教版画的因果论教化第92-93页
   ·戏曲版画的故事教化第93-94页
   ·儒家经典版画的历史性教化:第94-96页
 第二节 《御制耕织图》中社会教化的视角转变第96-100页
 第三节 “耕”“织”活动中行为重组的社会教化第100-115页
   ·“织”图中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伦理关系的强化第101-108页
   ·“耕”图中以男性为中心的“宗族”关系的强化第108-115页
第六章 《御制耕织图》对清后期农业插图与年画的影响第115-133页
 第一节 《御制耕织图》对清后期农业版画插图的影响第117-122页
 第二节 年画中农业题材的丰富及“耕”“织”图像的民间化第122-133页
   ·主观意向的场景组合第125-128页
   ·母子组合的图像符号化第128-133页
结论第133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0页
在学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第140-141页
致谢第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当代中国风格服饰探究
下一篇:压电微悬臂梁智能结构的数学有限元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