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港区城市化改造发展研究探析--以青岛沙子口港为例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相关研究及实践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国外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研究及实践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研究及实践 | 第15-17页 |
·课题涉及基本概念介绍 | 第17-19页 |
·老港区 | 第17页 |
·城市化 | 第17-18页 |
·城市经营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框架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基本特征和规划原则 | 第21-30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基本特征 | 第21-26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空间性 | 第21-22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历史性 | 第22-23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运动性 | 第23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人文性 | 第23-24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系统性 | 第24-26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规划原则 | 第26-29页 |
·老港区的共享性 | 第26页 |
·老港区改造与所在城市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·老港区的交通组织 | 第27页 |
·老港区的开发和防洪防浪设施的关系 | 第27页 |
·老港区城市设计和景观特色 | 第27-28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生态的平衡性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国内外老港区城市化改造规划模式 | 第30-55页 |
·住宅居住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30-31页 |
·商贸办公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31-35页 |
·文化娱乐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35-38页 |
·交通整合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38-40页 |
·历史保护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40-43页 |
·生态友好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43-47页 |
·城市综合型改造规划模式 | 第47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4章 青岛沙子口港城市化改造发展研究探析 | 第55-100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的历史概况及区域现状 | 第55-56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的历史概况 | 第55-56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的区域现状 | 第56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城市化改造规划建设背景 | 第56-59页 |
·半岛蓝色经济区 | 第56-57页 |
·十二五规划背景 | 第57-59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城市化改造战略构思 | 第59-79页 |
·属性认知 | 第59页 |
·区域格局 | 第59-62页 |
·自然禀赋 | 第62-64页 |
·文化特色 | 第64-66页 |
·国际经验 | 第66-78页 |
·SWOT 分析 | 第78-79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城市化改造项目定位 | 第79-84页 |
·总体定位 | 第79-80页 |
·功能分区 | 第80-81页 |
·市场定位 | 第81-82页 |
·形象定位 | 第82-84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城市化改造规模建议 | 第84-88页 |
·游客量预测 | 第84-86页 |
·业态规模建议 | 第86-88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基地分析 | 第88-92页 |
·规划范围 | 第88-89页 |
·现状道路 | 第89页 |
·现状水系及岸线 | 第89-90页 |
·现状建筑 | 第90-91页 |
·地形分析 | 第91-92页 |
·气象水文 | 第92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城市化改造实施建议 | 第92-95页 |
·实施需拆迁面积 | 第92-93页 |
·道路交通建议 | 第93页 |
·周边地区整治建议 | 第93-94页 |
·市政设施配套建议 | 第94-95页 |
·青岛沙子口港现阶段规划设计小结 | 第95-100页 |
·方案 A | 第95-96页 |
·方案 B | 第96-97页 |
·方案 C | 第97-99页 |
·思考 | 第99-100页 |
第5章 回顾与总结 | 第100-104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规划问题 | 第100-101页 |
·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101-102页 |
·政府部门在项目开发中应起的作用 | 第102页 |
·老港区城市化改造规划需注重解决的问题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107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