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4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4-34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6页
 第二节 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16-27页
  一、研究基础理论第17-22页
  二、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22-24页
  三、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24-27页
 第三节 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第27-30页
  一、研究思路第28-29页
  二、基本框架第29-30页
  三、研究重点第30页
  四、关于研究题目及框架的特别说明第30页
 第四节 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30-34页
  一、论文的创新第31-32页
  二、论文的不足第32-34页
第二章 国内外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第34-50页
 第一节 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经济属性分析第34-39页
  一、新能源相关概念第34-36页
  二、融资的概念第36-38页
  三、财务风险控制的概念第38-39页
 第二节 政府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第39-41页
  一、通过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来突破能源瓶颈第39-40页
  二、通过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第40页
  三、通过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40-41页
  四、通过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降低产业初期风险第41页
  五、通过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来引导产业资本流入第41页
 第三节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政策第41-44页
  一、世界新能源政策演变过程第42页
  二、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政策第42-44页
 第四节 中国的新能源政策第44-47页
  一、中国新能源政策出台历程第44-46页
  二、目前正在出台的新能源促进政策第46页
  三、中国新能源政策的特征第46-47页
 第五节 国内外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评价第47-50页
  一、新能源发展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第47-48页
  二、新能源发展中政府政策和市场效应相结合的双轮驱动作用第48页
  三、新能源政策的局限性第48-50页
第三章 新能源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第50-68页
 第一节 新能源技术及应用现状第50-53页
  一、新能源技术的不同形态第50-51页
  二、新能源应用现状第51-53页
 第二节 太阳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53-57页
  一、国际太阳能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第53-55页
  二、中国太阳能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第55-57页
 第三节 风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57-60页
  一、国际风电发展现状与趋势第57-59页
  二、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趋势第59-60页
 第四节 核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60-63页
  一、国际核电应用现状与趋势第61页
  二、中国核电应用现状与趋势第61-63页
 第五节 生物质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63-65页
  一、国际生物质能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63-64页
  二、中国生物质能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64-65页
 第六节 其他新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65-68页
  一、地热能应用现状与趋势第65-66页
  二、海洋能应用现状与趋势第66页
  三、氢能应用现状与趋势第66-68页
第四章 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障碍及困难第68-82页
 第一节 新能源企业融资特点与现状第68-70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融资特点第68-69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融资现状第69-70页
 第二节 新能源市场占比低从而降低企业融资吸引力第70-73页
  一、新能源市场占比低且长期徘徊不前第71-72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增长缓慢制约了其融资能力第72-73页
 第三节 新能源企业技术不成熟束缚其融资能力第73-75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不确定制约其融资能力第73-74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技术应用推广不确定制约其融资能力第74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很难提高融资能力第74-75页
 第四节 新能源企业处于创业阶段使其无法正常融资第75-77页
  一、创业阶段的高风险使企业很难吸引稳定资本第75-76页
  二、创业阶段的信用缺失使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第76-77页
  三、创业阶段受政策变动影响使企业难以持续稳定融资第77页
 第五节 新能源企业财务指标改善缓慢导致融资压力大第77-82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现金流入慢且应收账款多加大融资难度第77-79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盈利指标改善缓慢往往难以满足外部融资要求第79-82页
第五章 新能源企业依托多渠道多方式打破融资瓶颈的选择第82-96页
 第一节 股东出资及持续注资的融资方式第82-84页
  一、股东出资及持续注资的含义第82-83页
  二、股东出资及持续注资的特点第83-84页
  三、股东出资及持续注资的操作第84页
 第二节 争取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的融资方式第84-86页
  一、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的含义第84-85页
  二、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的特点第85页
  三、政府产业扶持资金的类型第85-86页
  四、政府产业扶持资金投资新能源企业的要求第86页
 第三节 获取商业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第86-88页
  一、获取商业银行贷款的含义第86-87页
  二、获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第87-88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获取商业银行贷款的要求第88页
 第四节 在资本市场上市的融资方式第88-90页
  一、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含义第88-89页
  二、在资本市场上市的融资方式第89页
  三、在资本市场上市的融资特征第89-90页
  四、新能源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财务要求第90页
 第五节 发行企业债券的融资方式第90-92页
  一、发行企业债券的含义第91页
  二、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第91-92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策略第92页
 第六节 吸引民间资本的融资方式第92-96页
  一、民间资本的含义第92-93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吸引民间资本的条件第93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吸引民间资本的融资方式第93-96页
第六章 新能源企业通过融资方式创新加大融资力度第96-110页
 第一节 引入风险投资第96-98页
  一、风险投资的涵义第96-97页
  二、风险投资的特点第97-98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争取风险投资的条件第98页
 第二节 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第98-100页
  一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含义第98-99页
  二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第99-100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条件第100页
 第三节 应用信托融资方式第100-102页
  一、信托的含义第100-101页
  二、信托融资的特点第101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应用信托融资的条件第101-102页
 第四节 发展设备融资租赁第102-104页
  一、融资租赁的涵义第102-103页
  二、融资租赁的特点第103-104页
  三、新能源发展设备融资租赁的条件第104页
 第五节 推广项目融资方式第104-106页
  一、项目融资的涵义第104-105页
  二、项目融资的特点第105-106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运用项目融资方式的选择第106页
 第六节 其他新型融资方式第106-110页
  一、开展CDM融资第107页
  二、碳权抵押贷款第107-110页
第七章 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成本分析及费用估算第110-138页
 第一节 融资成本测算是所有融资方式的共同要求第110-112页
  一、融资成本测算是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第110-111页
  二、融资成本测算是新能源企业选择合适融资方式的保证第111页
  三、融资成本测算是新能源企业防范融资风险的重要手段第111-112页
 第二节 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资金使用成本分析及测算第112-126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融资方式的基本分类第112-115页
  二、权益资本类融资的资金使用成本分析及测算第115-121页
  三、债权资本类融资的资金使用成本分析及测算第121-126页
 第三节 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资金筹资费用分析及测算第126-132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融资所涉及的资金筹资费用第126-128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上市融资的资金筹资费用测算第128-132页
 第四节 新能源企业融资成本测算的风险防范要求第132-138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防范融资风险要求测算融资总成本第132-134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通过融资成本测算确定融资方式组合第134-135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通过融资成本测算确定融资额度第135-138页
第八章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第138-168页
 第一节 新能源企业融资成本超过估算而形成的财务风险第138-142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过高导致财务指标低于预期第138-141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的融资费用预计不足可能陷入发展困境第141-142页
 第二节 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比例失衡形成的偿债风险第142-150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相比较而言更需要偏低的资产负债率第143-144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的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比例关系失衡第144-148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债务融资比例过高导致偿债风险放大第148-150页
 第三节 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比例失衡形成的弱流动性风险第150-156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相对要求更低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第150-151页
  二、现阶段的新能源企业往往固定资产比重过高第151-154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固定资产比例偏高导致流动性收缩第154-156页
 第四节 运营过程中决策及管理不当导致的财务状况恶化风险第156-162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融资决策失误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第156-158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投资决策不当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第158-161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营运资本管理失误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第161-162页
 第五节 经济形势变化及经济政策波动导致的运营不稳定风险第162-168页
  一、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导致新能源企业营业收入不稳定第163-165页
  二、经济政策波动可能导致新能源企业运营不稳定第165-168页
第九章 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设计及体系构建第168-196页
 第一节 选择反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的财务风险指标第168-170页
  一、围绕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方式及特征选择财务风险指标第168-169页
  二、围绕新能源企业的运营方式及特征选择财务风险指标第169页
  三、围绕新能源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财务风险指标第169-170页
 第二节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财务风险指标的具体设计第170-180页
  一、反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的一般性财务风险指标第170-174页
  二、反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的特殊性财务风险指标第174-178页
  三、反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的非财务风险指标第178-180页
 第三节 构建多层次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第180-193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层次性第180-182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权重设置第182-187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的区间设置第187-191页
  四、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方法及标准设置第191-193页
 第四节 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及完善第193-196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指标的定期报告制度第193-194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要对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进行定期评价第194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要根据评价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与完善第194-195页
  四、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完善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第195-196页
第十章 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第196-206页
 第一节 制定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流程第196-200页
  一、新能源企业应建立并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流程第196-198页
  二、新能源企业应重点关注偿债风险及现金流风险第198-199页
  三、新能源企业应定期对控制流程进行测试并修正第199-200页
 第二节 制定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及处置制度第200-203页
  一、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而自我消化风险第200-201页
  二、通过契约安排而实现财务风险转移第201-202页
  三、建立财务风险应急预案机制第202-203页
 第三节 完善新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的责任机制第203-206页
  一、建立全员财务风险问责的制度第203-204页
  二、定期开展财务风险控制的考核第204-206页
参考文献第206-212页
 (一) 中文书籍第206-207页
 (二) 中文论文及文章第207-210页
 (三) 上市公司年报第210页
 (四) 英文书籍第210页
 (五) 英文论文及文章第210-211页
 (六) 其他参考网站第211-212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12-214页
后记第214页

论文共2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古事记》中的英雄形象--以建速须佐之男命、大国主神、倭建命的形象为中心
下一篇:政府资产负债管理风险--对“欧洲五国”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