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--以长春市A小学为个案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(一) 儿歌教育作用 | 第8-9页 |
(二) 儿歌教育现实困境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与过程 | 第11-13页 |
(一) 研究方法确定 | 第11页 |
(二) 研究实施过程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儿歌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3-22页 |
一、儿歌教育发展回顾 | 第13-15页 |
(一) 儿歌的历史发展 | 第13-14页 |
(二) 儿歌教育溯源 | 第14-15页 |
二、儿歌的概念、特点及类型 | 第15-18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(二) 儿歌的特点 | 第16页 |
(三) 儿歌的类型 | 第16-18页 |
三、儿歌的基本价值 | 第18-22页 |
(一) 儿歌的艺术价值 | 第18-19页 |
(二) 儿歌的娱乐价值 | 第19-20页 |
(三) 儿歌的教育价值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当前儿歌教育发展现状 | 第22-28页 |
一、儿歌发展现状及问题表现 | 第22-24页 |
(一) 传统儿歌远离儿童 | 第22-23页 |
(二) 儿歌创作后继乏力 | 第23页 |
(三) 儿歌发展前景堪忧 | 第23-24页 |
二、儿歌发展问题剖析 | 第24-28页 |
(一) 家庭因素 | 第24-25页 |
(二) 学校因素 | 第25-26页 |
(三) 社会因素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A 小学的探索与经验 | 第28-44页 |
一、学校概况 | 第28页 |
二、儿歌教育实施背景 | 第28-29页 |
三、儿歌教育实施情况 | 第29-38页 |
(一) 儿歌教育牵手日常教学 | 第29-33页 |
(二) 儿歌教育指引教师队伍建设 | 第33-35页 |
(三) 儿歌教育助推主题活动 | 第35-36页 |
(四) 儿歌教育引领儿歌创作 | 第36-38页 |
四、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 | 第38-44页 |
(一) 儿歌教育取得的成绩 | 第38-40页 |
(二) 儿歌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4页 |
第四章 儿歌教育实践策略 | 第44-52页 |
一、儿歌创作继承中求发展 | 第44-45页 |
(一) 儿歌创作重视沿袭和继承 | 第44页 |
(二) 儿歌创作讲求与时俱进 | 第44-45页 |
二、培养方式主观与客观并重 | 第45-47页 |
(一) 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客观效用 | 第45-46页 |
(二) 儿歌教育凸显儿童主体意识 | 第46-47页 |
三、家庭教育营造儿歌氛围 | 第47页 |
四、学校发展注重能力提升 | 第47-48页 |
(一) 竭力打造儿歌教育团队 | 第47页 |
(二) 加强校园隐性课程建设 | 第47-48页 |
五、课程安排体现和谐之美 | 第48-52页 |
(一) 语文教学挖掘儿歌潜力 | 第48-49页 |
(二) 音乐教学融入儿歌元素 | 第49页 |
(三) 美术教学携手儿歌教育 | 第49页 |
(四) 自然科学引入儿歌教育 | 第49-50页 |
(五) 体育运动结合儿歌教育 | 第50页 |
(六) 德育培养借力儿歌教育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8页 |
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