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模式、社会主义模式与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内涵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生背景及理论渊源 | 第15-21页 |
·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生背景 | 第15-18页 |
·英国工党历史简介 | 第15页 |
·该模式之前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| 第15-17页 |
·“市场主导的”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生 | 第17-18页 |
·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渊源 | 第18-21页 |
·关于资源和货币理论的认识发展 | 第18页 |
·对市场功能与作用认识的突破 | 第18-21页 |
3 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| 第21-26页 |
·社会主义可以且应当同市场结合 | 第21-22页 |
·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功能 | 第22页 |
·摒弃无条件国有化,建立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经济体系 | 第22-23页 |
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提高经济发展效率 | 第23页 |
·以起点平等代替结果平等 | 第23-24页 |
·建立和健全“民众福利”的社会政策 | 第24-26页 |
4 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评析 | 第26-33页 |
·对英国及工党自身的积极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民生水平显著提高 | 第27页 |
·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| 第27页 |
·执政党的社会认同与支持率显著提升 | 第27-28页 |
·理论及实践的不足之处 | 第28-30页 |
·理论本身的不足 | 第28-29页 |
·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| 第29页 |
·没能顺利实施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·宏观视角下的评析 | 第30-33页 |
·与比较经济学相互促进发展 | 第30-31页 |
·为理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| 第31页 |
·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| 第31-33页 |
5 英国工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及借鉴 | 第33-42页 |
·两者的相同点 | 第33-35页 |
·实施原因:解决国家面临的困境 | 第33-34页 |
·实施效果:促进了国家健康发展 | 第34页 |
·实施影响:对社会主义及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| 第34页 |
·价值目标:努力追求效率和公平 | 第34-35页 |
·两者的不同点 | 第35-38页 |
·理论内涵不同 | 第35-36页 |
·指导思想不同 | 第36-37页 |
·追求目标不同 | 第37页 |
·实施背景不同 | 第37-38页 |
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| 第38-42页 |
·只有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才能发展好社会主义 | 第38页 |
·发展社会主义需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| 第38-39页 |
·以开放的姿态谋求繁荣富强之路 | 第39页 |
·制定公平、合理的发展政策 | 第39-40页 |
·政府角色应更多向“裁判员”转变 | 第40页 |
·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| 第40-42页 |
6 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附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