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一、绪论 | 第8-12页 |
(一)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来源 | 第8-9页 |
(二) 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(三) 课题研究的状况及途径 | 第9-10页 |
(四) 课题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0-12页 |
二、中国早期的山水画教育及其思想 | 第12-16页 |
(一) 中国早期绘画教学思想及理论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二) 隋唐宋时期山水画教育教学思想 | 第13-15页 |
(三) 元明清时期山水画教育教学思想 | 第15-16页 |
三、中国山水画教学的现状 | 第16-22页 |
(一) 现状调查 | 第16-17页 |
1. 调查目的 | 第16页 |
2.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3. 调查内容 | 第16-17页 |
4. 数据收集 | 第17页 |
(二) 高校山水画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| 第17-19页 |
1. 审美修养在教学中不够重视 | 第17-18页 |
2. 技法教学的不够完善 | 第18页 |
3. 师资与教学设施配备不够合理 | 第18-19页 |
(三) 高校山水画教学现状的分析 | 第19-20页 |
(四)对当今高校山水画教学现状的反思 | 第20-22页 |
四、当代语境对山水画教学影响因素与具体体现 | 第22-36页 |
(一) 具有时代性山水画语言风格的形成及因素 | 第22-24页 |
1. 新形式绘画材料的出现 | 第22-23页 |
2. 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再创造 | 第23-24页 |
(二) 在当代语境影响下山水画技法教学的尝试与课程设置 | 第24-34页 |
1. “学以致用”——基础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尝试 | 第24-26页 |
2. “经营位置”——构图与透视的探索与创新 | 第26-28页 |
3. “随类赋彩”——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 | 第28-30页 |
4. “搜尽奇峰”——扩大写生地点,丰富创作题材 | 第30-32页 |
5. “我用我法”——尝试与创造新的笔墨形式 | 第32-34页 |
(三) 当代语境下的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培养 | 第34-36页 |
1. 重“法”与明“理” | 第34-35页 |
2. “眼”不必低于“手” | 第35-36页 |
五、“教学当随时代”——研究高校山水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| 第36-38页 |
(一) 时代的需要 | 第36页 |
(二) 培养山水画专业新型的继承与传播者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40页 |
注释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