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解放区“冬学”运动研究
目录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导论 | 第11-19页 |
一、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开展的背景 | 第19-33页 |
(一)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政策 | 第19-24页 |
1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实质 | 第19-21页 |
2、山东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与冬学运动 | 第21-24页 |
(二)山东解放区的社会文化状况 | 第24-28页 |
1、历史上的文化传统 | 第24-25页 |
2、山东解放区的创建与区内民众文化状况 | 第25-28页 |
(三)解放区人民文化翻身的强烈要求 | 第28-30页 |
(四)斗争形势的需要 | 第30-33页 |
1、教育就是斗争 | 第30页 |
2、民众素质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 | 第30-33页 |
二、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概况 | 第33-61页 |
(一)冬学运动的领导机构 | 第33-37页 |
1、领导机构的设立 | 第33-34页 |
2、领导机构的主要工作 | 第34-37页 |
(二)冬学的类型 | 第37-41页 |
1、定式的冬学 | 第37-39页 |
2、不定式的冬学 | 第39-41页 |
(三)冬学的师资与经费 | 第41-49页 |
1、冬学教师的来源 | 第42-44页 |
2、冬学教师的选拔与待遇 | 第44-46页 |
3、冬学教师的培训 | 第46-48页 |
4、冬学的经费 | 第48-49页 |
(四)冬学的教学形式与课程安排 | 第49-55页 |
1、冬学的教学形式 | 第49-54页 |
2、冬学的课程安排 | 第54-55页 |
(五)冬学的教学内容 | 第55-61页 |
三、冬学运动与政治动员 | 第61-90页 |
(一)进行抗日宣传,唤醒民族意识 | 第61-66页 |
1、唤醒民族意识 | 第62-63页 |
2、宣传抗日政策 | 第63-64页 |
3、讲授抗战常识 | 第64-65页 |
4、坚定胜利信心 | 第65-66页 |
(二)减租减息的宣传 | 第66-71页 |
1、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 | 第67-69页 |
2、针对群众的心理进行教育 | 第69-70页 |
3、揭穿地主的欺骗 | 第70-71页 |
(三)土地改革的鼓动 | 第71-76页 |
1、宣传土地改革的政策法规 | 第71-73页 |
2、调动群众的斗争情绪 | 第73-74页 |
3、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| 第74-75页 |
4、土改复查的教育 | 第75-76页 |
(四)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 | 第76-81页 |
1、妇女的文化翻身 | 第76-78页 |
2、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| 第78-79页 |
3、开始参加生产劳动 | 第79-80页 |
4、积极支援前线斗争 | 第80-81页 |
(五)时事教育 | 第81-87页 |
1、时事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| 第81-84页 |
2、时事教育的目的 | 第84-87页 |
(六)支援前线的思想准备 | 第87-90页 |
四、冬学运动与农民文化教育 | 第90-109页 |
(一)识字教育,扫除文盲 | 第90-95页 |
1、识字的方式 | 第90-93页 |
2、识字教育中的经验 | 第93-95页 |
(二)常识教育 | 第95-98页 |
(三)反封建反迷信教育 | 第98-103页 |
1、反封建残余的教育 | 第99-102页 |
2、反封建迷信的教育 | 第102-103页 |
(四)冬学中的文娱活动 | 第103-109页 |
1、创建的文娱组织 | 第104页 |
2、丰富的文娱内容与形式 | 第104-107页 |
3、春节文娱活动 | 第107-109页 |
五、山东解放区冬学运动的特点 | 第109-114页 |
(一)在战斗中教育,在教育中战斗 | 第109-110页 |
(二)识字教育与政治动员相结合 | 第110-111页 |
(三)识字教育与农民切身利益相结合 | 第111-112页 |
(四)形式多样,语言通俗 | 第112-114页 |
六、冬学运动的成绩与问题 | 第114-129页 |
(一)冬学的成效 | 第114-122页 |
1、参加人数众多,发展迅速 | 第114-118页 |
2、提高了民众的政治素质 | 第118-120页 |
3、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 | 第120-122页 |
(二)问题与纠偏 | 第122-129页 |
1、对冬学认识上出现的偏向与纠正 | 第122-124页 |
2、在动员方式上出现的偏向与纠正 | 第124-126页 |
3、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偏向与纠正 | 第126-129页 |
七、冬学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| 第129-137页 |
(一)改变了农民及乡村面貌 | 第129-131页 |
(二)锻炼了党的执政能力,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控制力 | 第131-133页 |
(三)影响了建国后党的教育政策 | 第133-135页 |
(四)冬学运动是最为广泛的群众运动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4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41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