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明(1368~1663年)论文

明代文臣气节述论

中文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前言第11-16页
 (一) 关于“气节”的界定第11页
 (二) 理论及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(三) 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(四) 学术要点第14-16页
一、 明代文臣气节的彰显第16-42页
 (一) 舍生取义的殉君之臣第16-25页
  1、 壬午殉难第17-22页
  2、 甲申殉难第22-25页
 (二) 以道事君的死谏之臣第25-32页
  1、 廷杖打压下的铁骨铮铮第26-30页
  2、 贬黜威慑下的前赴后继第30-32页
 (三) 嫉恶如仇的忠正之臣第32-42页
  1、 文臣与宦祸的斗争第32-37页
  2、 文臣与女祸的斗争第37-39页
  3、 文臣与奸佞的斗争第39-42页
二、 明代文臣气节的形成第42-60页
 (一) 思想根源:程朱理学的空前鼎盛第42-52页
  1、 统治者的推崇第43-47页
  2、 科举制的推动第47-52页
 (二) 政治背景:君主专制的极大加强第52-57页
  1、 功臣宿将的悲剧第53-55页
  2、 皇权政治的强化第55-57页
 (三) 社会基础:明代社会的价值导向第57-60页
  1、 最有骨气的王朝第58-59页
  2、 最重节烈的时代第59-60页
三、 明代文臣气节之影响第60-65页
 (一) 文臣气节的正面作用第60-61页
 (二) 文臣气节的负面影响第61-65页
  1、 空谈道义、忽视能力第61-62页
  2、 盲目忠君、违背规律第62-63页
  3、 蛮力抗争、损失人才第63-65页
结语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春秋时期齐、鲁女性群体性格比较研究
下一篇:山东解放区“冬学”运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