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略柔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分析--以江苏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3-26页 |
·战略柔性的理论回顾 | 第13-21页 |
·战略柔性概念的提出 | 第13-16页 |
·战略柔性的衡量维度 | 第16-17页 |
·战略柔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| 第17-20页 |
·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回顾 | 第21-24页 |
·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及构成 | 第21-23页 |
·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| 第23-24页 |
·战略柔性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回顾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江苏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9页 |
·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| 第26-30页 |
·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| 第26-27页 |
·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| 第27-28页 |
·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| 第28-30页 |
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0-36页 |
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 | 第30-32页 |
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状况 | 第32-33页 |
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| 第33-36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9页 |
·产业结构不合理 | 第36页 |
·区域发展不平衡 | 第36页 |
·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| 第36-37页 |
·R&D 经费强度不足 | 第37页 |
·科技型人才紧缺 | 第37页 |
·有效专利申请数偏小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理论假设 | 第39-42页 |
·资源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 | 第39-40页 |
·技术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 | 第40页 |
·组织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 | 第40-41页 |
·文化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实证研究 | 第42-57页 |
·变量设计与测度指标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模型的构建 | 第43-44页 |
·描述性分析 | 第44页 |
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战略柔性量表的因子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战略柔性量表的可靠性分析 | 第48页 |
·技术创新能力量表的因子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技术创新能力量表的可靠性分析 | 第50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战略柔性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战略柔性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52-57页 |
·战略柔性对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的回归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战略柔性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回归分析 | 第54-57页 |
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| 第57-66页 |
·研究结果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资源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技术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组织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文化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增强战略柔性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| 第60-64页 |
·识别企业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 | 第60页 |
·提高资源的适应性以增强资源柔性 | 第60-61页 |
·注重技术引进与吸收以增强技术柔性 | 第61页 |
·变革组织结构以增强组织柔性 | 第61-62页 |
·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以增强文化柔性 | 第62-63页 |
·建立多维的战略柔性体系 | 第63-64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
后记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