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4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5页 |
·洪水及其成因 | 第17-18页 |
·洪水的定义 | 第17页 |
·洪水的成因 | 第17-18页 |
·洪水的影响力 | 第18-22页 |
·洪水的消极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洪水的积极意义 | 第20-22页 |
·洪水淹没及其分析与建模 | 第22页 |
·研究洪水淹没的意义 | 第22-25页 |
·洪水风险分析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洪灾损失评估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洪水生态响应研究 | 第25页 |
·洪水淹没分析与建模研究进展 | 第25-32页 |
·洪水淹没探测 | 第25-27页 |
·洪水淹没制图 | 第27-29页 |
·洪水淹没建模 | 第29-30页 |
·遥感和GIS的应用综述 | 第30-3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31-32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| 第32-35页 |
第二章 基于MODIS的洪水淹没探测方法及精度评价 | 第35-57页 |
·MODIS数据简介 | 第35-37页 |
·MODIS洪水淹没探测方法综述 | 第37-40页 |
·开放水体似然性(OWL)指数 | 第40-41页 |
·研究区域及试验数据 | 第41-45页 |
·比较与评价方法 | 第45-48页 |
·MODIS数据预处理 | 第45-46页 |
·比较和评价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精度评价结果及讨论 | 第48-55页 |
·MODIS 1天和8天产品的OWL图像对比 | 第48-51页 |
·MODIS与Landsat影像对比 | 第51-54页 |
·8天合成的OWL的纵向对比 | 第54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三章 洪水淹没范围的时空变化分析 | 第57-81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58-62页 |
·地理及气候条件 | 第59-60页 |
·水文条件 | 第60-61页 |
·地形条件 | 第61页 |
·人类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62-64页 |
·水文站点及流量数据 | 第62-63页 |
·河道网络数据(Geofabric) | 第63-64页 |
·遥感影像 | 第64页 |
·基于Geofabric的生态水文分区 | 第64-6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68-77页 |
·流量数据分析 | 第68-72页 |
·洪水淹没探测 | 第72-73页 |
·淹没分析与制图 | 第73-7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7-80页 |
·淹没持续时间 | 第77页 |
·年际淹没模式 | 第77-78页 |
·淹没频率 | 第78-79页 |
·淹没概率 | 第79-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四章 河漫滩洪水淹没连通性及水深分析与建模 | 第81-101页 |
·试验区和数据 | 第84-86页 |
·建模方法 | 第86-9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2-98页 |
·结果 | 第92-95页 |
·精度评价 | 第95-98页 |
·讨论 | 第98页 |
·小结 | 第98-101页 |
第五章 河漫滩洪水淹没亚像元制图 | 第101-121页 |
·混合像元分解重构 | 第101-103页 |
·亚像元制图方法及其改进 | 第103-110页 |
·传统像元交换(PS)算法 | 第104-106页 |
·线性像元交换(LPS)算法 | 第106-107页 |
·基于DEM改进的像元交换(DMPS)算法 | 第107-110页 |
·精度分析 | 第110-120页 |
·试验数据准备 | 第110-111页 |
·参数优化 | 第111-118页 |
·精度评价 | 第118-120页 |
·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1-125页 |
·总结 | 第121-122页 |
·展望 | 第122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39页 |
后记 | 第139-14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41-143页 |
科研成果 | 第143-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