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--食品污染度的测定论文

基于抗生素分离/富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目录第12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41页
 1 双水相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·双水相体系成相原理和典型的萃取体系第16-17页
   ·双水相萃取的特点第17页
   ·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·小结第18页
 2 浮选技术及其在药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第18-24页
   ·溶剂气浮的基本原理第18-20页
   ·浮选的影响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·溶剂浮选的优点第22-23页
   ·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第23-24页
 3 电荷转移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第24-28页
   ·荷移络合物的形成机制第24-25页
   ·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第25-28页
   ·展望第28页
 4 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第28-38页
   ·分子印迹技术原理第29页
   ·印迹分子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作用第29-30页
   ·分子印迹聚合物原材料第30-34页
   ·制备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第37-38页
 5 本课题的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8-41页
   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8-3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39-41页
第二章 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/富集罗红霉素的研究第41-51页
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·仪器第41-42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42页
 2 实验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·罗红霉素硫酸显色实验第42-43页
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3页
   ·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罗红霉素工艺流程第43页
 3 结果与讨论第43-49页
   ·吸收波长的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·罗红霉素显色实验第44页
   ·标准曲线,精密度和灵敏度第44-45页
   ·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条件的优化第45-49页
   ·实际样品分析第49页
 4 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三章 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-HPLC分离/富集替米考星的研究第51-63页
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51-52页
   ·仪器第51-52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52页
 2 实验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·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替米考星流程第52页
   ·替米考星HPLC方法的建立第52-53页
 3 结果与讨论第53-62页
   ·吸收光谱第53-54页
   ·浮选条件的优化第54-59页
   ·替米考星HPLC方法的建立第59-61页
   ·实际样品分析第61-62页
 4 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 罗红霉素/红霉素的电荷转移反应及其应用研究第63-81页
 第一节 罗红霉素与碘的荷移反应及其含量测定第63-74页
 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63-64页
   ·仪器第63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63-64页
  2 实验方法第64-73页
   ·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4-67页
   ·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7页
   ·精密度检验及检测限的测定第67-68页
   ·络合物组成的测定第68-70页
   ·反应机理初探第70-71页
   ·样品的测定第71-73页
  3 结果与讨论第73页
  4 小结第73-74页
 第二节 红霉素与亚甲蓝的荷移反应及分光光度法测定第74-81页
 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74页
   ·仪器第74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74页
  2 实验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·溶液配制第74-75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75页
  3 结果与讨论第75-79页
   ·反应机理第75-76页
   ·吸收光谱第76页
   ·缔合剂亚甲基蓝加入量的确定第76页
   ·酸度的影响第76页
   ·温度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·反应时间的影响第77页
   ·溶剂的影响第77页
   ·检量线 灵敏度 精密度 检出限第77页
   ·利用连续变化法测定缔合物组成第77-78页
   ·共存物质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·试样的测定第78-79页
  4 小结第79-81页
第五章 加替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81-89页
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81-82页
   ·仪器第81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81-82页
 2 实验方法第82-83页
   ·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第82页
   ·影响因素考查第82页
   ·聚合物微球扫描电镜分析第82页
   ·聚合物微球对印迹分子的平衡吸附实验第82-83页
 3 结果与讨论第83-86页
   ·溶剂种类对聚合物的影响第83-84页
   ·溶剂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第84页
   ·引发剂的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·聚合物吸附性能的测定与分析第85-86页
 4 本章小结第86-89页
第六章 SBA-15表面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89-97页
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89-90页
   ·仪器第89-90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90页
 2 实验方法第90-91页
   ·表面修饰SBA-15第90页
   ·SBA-15表面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90页
   ·吸附性能研究第90-91页
 3 结果与讨论第91-95页
   ·结构表征第91-92页
   ·pH的影响第92页
   ·吸附动力学第92-93页
   ·吸附等温线第93-94页
   ·吸附热力学第94-95页
 4 本章小结第95-97页
第七章 替米考星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的研究第97-105页
 1 仪器、材料与试剂第97-98页
   ·仪器第97页
   ·材料与试剂第97-98页
 2 实验方法第98-100页
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范围的考察第98页
   ·替米考星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98页
   ·饱和吸附容量实验第98页
   ·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第98-99页
   ·环境样品分析第99-100页
 3 结果与讨论第100-103页
   ·替米考星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第100页
   ·饱和吸附容量第100页
   ·溶剂的选择第100-102页
   ·环境样品分析第102-103页
 4 本章小结第103-105页
第八章 结论与创新点第105-107页
 1 本研究主要结论第105-106页
 2 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06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9页
致谢第119-12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名优绿茶品质感官评价的仪器化表征研究
下一篇:醋糟基质长期利用的理化性状变化及NPK养分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