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地震风险中的家庭财产保险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0 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文献回顾—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巨灾保险的理论基础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我国地震保险的研究综述第16页
     ·文献评述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19-20页
1 家庭财产地震风险及其应对机制第20-33页
   ·地震风险与家庭财产损失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地震风险的定义与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的定义和类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的地震损失情况第22-26页
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应对机制第26-33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风险自留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政府救济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社会捐赠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保险机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应对机制的比较第31-33页
2 构建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的理论基础第33-46页
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可保性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可保性分析的理论维度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风险的可保性影响因素第34-35页
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的可负担性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可负担性的理论基础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可负担性的条件第37-38页
   ·家庭则产地震保险的可分散性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可分散性的理论维度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可分散性的模式第43-46页
3 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的国际经验第46-58页
   ·新西兰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新西兰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新西兰家庭则产地震保险制度的优势和不足第47-48页
   ·日本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日本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日本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优势和不足第49页
   ·中国台湾住宅地震保险制度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台湾住宅地震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台湾住宅地震保险制度优势和不足第50-51页
   ·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制度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美国加州地震保险制度的优势和不足第53页
   ·几个国家和地区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比较第53-58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比较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产品特征比较第56-58页
4 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的发展思路第58-72页
   ·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·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发展现状第58-59页
     ·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机制缺失的原因第59-60页
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60-65页
  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第62-65页
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思路和路径第65-67页
  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第66-67页
   ·构建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第67-70页
     ·制度约束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技术限制第68-69页
     ·法律欠缺第69-70页
   ·解决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制度发展障碍的策略第70-72页
结论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后记第77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货币政策、银行信贷行为与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--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基于DF-GARCH模型的高维资产组合VaR度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