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司法制度论文

司法公信力视角下的人民陪审制度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引言第8-10页
 一、 选题目的第8页
 二、 选题意义第8-9页
 三、 研究方法第9-10页
第一章 司法公信力与陪审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-14页
 一、 司法公信力的基本理论第10-12页
  (一) 司法公信力的概念及其核心要素第10-12页
  (二) 司法公信力的评价标准第12页
 二、 陪审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2-14页
第二章 司法公信力与陪审制度的内在关联第14-19页
 一、 陪审制度的司法公信力缘起第14-16页
  (一) 古希腊陪审制的司法公信力价值第14-15页
  (二) 从神明裁判到陪审制度:司法公信力的路径转移第15页
  (三) 现代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来源:陪审制度的全面确立第15-16页
 二、 陪审制度增强司法公信力的内在机制第16-19页
  (一) 陪审制度有利于促进司法信用第16-17页
  (二) 陪审制度有利于提高司法信任第17-19页
第三章 人民陪审制度作用于司法公信力的功能状况第19-28页
 一、 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司法公信力第19-22页
  (一) 人民陪审制度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作用初步显现第19-21页
  (二) 人民陪审制度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1-22页
 二、 人民陪审制度不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分析第22-28页
  (一) 人民陪审制度对于增强司法信任的限制性因素第22-25页
  (二) 人民陪审制度对于促进司法公正的限制性因素第25-28页
第四章 提升司法公信力:重构新型人民陪审制度第28-35页
 一、 文本完善: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提供制度保障第28-29页
  (一) 确立我国陪审制度的宪法依据第28-29页
  (二) 制定专门的陪审法第29页
 二、 制度改革框架: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目标第29-35页
  (一) 完善人员选任机制,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司法公信力第29-30页
  (二) 明确陪审的适用范围,保证司法信任从一而终的实现第30-32页
  (三) 改变陪审启动方式,在司法民主中实现司法公信力第32页
  (四) 转变陪审方法,使民众与司法达成互信第32-34页
  (五) 确立陪审管理模式,保证陪审员的独立地位以确保司法信任第34-35页
结语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41页
附录第41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立法利益衡量
下一篇:少儿电子教材的交互设计研究与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