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| 第11-27页 |
·“减负”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4页 |
·“减负”的定义 | 第11页 |
·减负的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当前我国中小学负担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探究 | 第13-14页 |
·创新素质的文献综述 | 第14-21页 |
·创新素质的定义 | 第14页 |
·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 | 第14-16页 |
·创新素质的测量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素质的相关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·减负与创新素质 | 第21-22页 |
·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机联系 | 第21-22页 |
·创新素质的培养 | 第22-25页 |
·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因素 | 第22页 |
·改革途径 | 第22-25页 |
·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“学思维”活动课程教学简介 | 第27-31页 |
·目标与思想 | 第27页 |
·课程结构与教学原则 | 第27-31页 |
·课程结构 | 第27页 |
·“学思维”活动课程的教学原则 | 第27-29页 |
·关于“学思维”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实验过程设计 | 第31-41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1页 |
·研究被试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学校 | 第31页 |
·实验学生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老师 | 第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2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32页 |
·数据管理与分析 | 第32-41页 |
·课业负担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状况 | 第33-36页 |
·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变化情况 | 第36-41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1-49页 |
·对小学生的减负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·在课堂上创设愉快的教育教学氛围,开启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 | 第41-42页 |
·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发展 | 第42-43页 |
·保护学生想象力,让想象力在课堂飘扬 | 第43页 |
·还给学生一个精彩的童年,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 | 第43-44页 |
·对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影响 | 第44-49页 |
·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,发展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 | 第44-45页 |
·创建有利的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环境 | 第45页 |
·解放学生思想,鼓励学生敢问与善问的精神 | 第45-46页 |
·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,使小组讨论、个别学习等成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 | 第46-49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9-51页 |
第六章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