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WEB2.0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-17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7-25页
   ·学习模式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自主学习模式第17页
     ·协作式学习模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讨论式学习模式第18页
     ·混合式学习模式第18-19页
   ·WEB2.0相关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 ·WEB2.0产生背景第19页
     ·WEB2.0内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WEB2.0与WEB1.0的区别第20页
     ·WEB2.0的主要特点第20-22页
     ·WEB2.0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·云平台为WEB2.0带来的新机遇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云平台为WEB2.0教学带来的机遇第23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 WEB2.0相关应用介绍第25-31页
   ·即时通讯技术第25页
   ·分类标签TAG第25-27页
   ·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第27-28页
   ·简易知识聚合RSS第28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4章 系统运行平台的搭建第31-39页
   ·平台的选择第31-32页
   ·LAMP技术介绍第32-34页
   ·系统运行环境配置第34-36页
     ·LAMP环境的配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开发时注意事项第36页
   ·系统中常用的Linux命令第36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5章 系统平台总体设计第39-45页
   ·需求分析第39页
   ·网站栏目设置第39-41页
   ·总体功能设计第41-43页
     ·用户搜索功能模块第42页
     ·热门标签功能模块第42页
     ·评论管理功能模块第42页
     ·文章管理功能模块第42页
     ·资源管理功能模块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在线聊天功能模块第43页
     ·在线论坛功能模块第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6章 系统中主要模块详细设计第45-63页
   ·即时通讯模块第45-51页
     ·主要功能第45页
     ·界面设计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设计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关键技术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·论坛模块第51-52页
   ·系统中WEB2.0应用具体实现第52-62页
     ·用户参与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精神体验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分类标签TAG第55-57页
     ·社会性网络聚合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分享第58-60页
     ·RSS订阅第60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7章 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·研究总结第63页
   ·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9页
致谢第69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西省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基础数据库及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研究
下一篇: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