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武满彻及其音乐创作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武满彻的生平简介及其创作分期 | 第9-14页 |
一、武满彻生平 | 第9-11页 |
二、武满彻的创作分期及其阶段性特征 | 第11-14页 |
第二节 《十一月的阶梯》与《遥对来自远方的呼唤》创作背景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《十一月的阶梯》与《遥对来自远方的呼唤》管弦乐法特征 | 第15-85页 |
第一节 《十一月的阶梯》管弦乐法特征 | 第15-53页 |
一、乐队编制及乐器分布 | 第15-19页 |
二、独奏乐器的特殊音色处理 | 第19-21页 |
三、音色布局与织体形态的结构力特征 | 第21-39页 |
四、个性化的管弦乐写作手法及音色处理 | 第39-50页 |
五、《十一月的阶梯》总体管弦乐法特征 | 第50-53页 |
第二节 《遥对来自远方的呼唤》管弦乐法特征 | 第53-85页 |
一、乐队编制及音响特征 | 第53-56页 |
二、管弦乐结构中的音高关系与织体结构 | 第56-60页 |
三、管弦乐写作手法与音色处理 | 第60-83页 |
四、《遥对来自远方的呼唤》总体管弦乐法特征 | 第83-85页 |
第三章 两部作品在管弦乐法风格方面的比较 | 第85-108页 |
第一节 乐队编制及音响特征方面的比较 | 第85-89页 |
一、乐队编制的不同特征 | 第85-87页 |
二、乐器位置安排与音响特征 | 第87-89页 |
第二节 各组乐器在两部作品中的运用特征 | 第89-103页 |
一、木管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| 第89-92页 |
二、铜管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| 第92-96页 |
三、色彩及打击乐器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| 第96-99页 |
四、弦乐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| 第99-103页 |
第三节 织体形态及音色布局风格的比较 | 第103-106页 |
第四节 局部风格化特征的比较 | 第106-108页 |
结论 | 第108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14页 |
附录1 | 第114-116页 |
附录2 | 第116-118页 |
后记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