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8-14页
 一、研究背景第8-9页
 二、问题缘起第9-10页
 三、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(一) 国外微博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(二) 国内微博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(三) 国内网络舆论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(四) 微博舆论研究第12页
 四、研究设计第12-14页
  (一) 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(三) 可行性论证第13-14页
第一章 微博与网络舆论第14-24页
 一、微博的结构功能与特点第14-16页
  (一) 微博的结构功能第14页
  (二) 微博的特点第14-16页
 二、网络舆论的概念、结构与特征第16-18页
  (一) 网络舆论的概念与结构第16-17页
  (二) 网络舆论的特征第17-18页
 三、微博与网络舆论的关系第18-24页
  (一) 微博是网络舆论孕育的温床第19-22页
  (二) 微博是网络舆论传播与扩散的催化剂第22-23页
  (三) 微博舆论概述第23-24页
第二章 微博舆论的生成与演变机制第24-39页
 一、微博舆论的呈现形式第24-30页
  (一) 微博舆论客体类型第24-28页
  (二) 微博舆论的特点第28-30页
 二、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机制第30-39页
  (一) 舆论的生成演变机制第30-35页
  (二) 推动微博舆论生成演变的因素第35-39页
第三章 微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第39-43页
 一、微博传播的碎片化产生较多冗杂信息,深度不足第39-40页
 二、虚假信息泛滥,谣言盛行第40-41页
  (一) 微博对于用户身份信息审核不严第40页
  (二) 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不断分散着用户的注意力第40页
  (三) 微博对内容把关能力不足第40-41页
 三、舆论主体缺乏理性,产生舆论暴力第41-42页
 四、网民习惯性质疑,政府公信力下降第42-43页
第四章 微博舆论引导策略第43-48页
 一、加强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合作,加强报道深度和完整性第43-44页
 二、微博加强监管,健全辟谣机制第44-48页
  (一) 推进微博实名制,尽量遏制虚假身份散发不实信息第44页
  (二) 健全微博辟谣机制第44-46页
  (三) 微博用户加强自律意识和理性意识,提高自身道德文化素质第46-47页
  (四) 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应对网络舆情,及时疏导舆论第47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财经类电视谈话节目特色研究--以《财经郎眼》为例
下一篇:网络新闻从众现象研究--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