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简写及缩略语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1-34页 |
第—章 微生物气溶胶及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1-34页 |
1 微生物气溶胶 | 第11-18页 |
·微生物气溶胶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·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 | 第12-13页 |
·微生物气溶胶的监测 | 第13-14页 |
·屏障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影响屏障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因素 | 第15-17页 |
·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2 SPF级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 | 第18-28页 |
·SPF级实验动物微生物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SPF级实验动物微生物毒力因子 | 第19-21页 |
·SPF级实验动物易感微生物检测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 | 第22-24页 |
·微生物多重PCR检测技术的评价 | 第24-26页 |
·微生物多重PCR检测的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4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34-74页 |
第二章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监测 | 第34-52页 |
摘要 | 第34-3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培养基与试剂 | 第35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35页 |
·试剂的配制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场所环境及饲育方式 | 第36-37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37页 |
·样品处理 | 第37-38页 |
·样品生化检测 | 第38-39页 |
3 结果 | 第39-44页 |
·落下菌落数量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直径≥0.3um气溶胶粒子数量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饲养人员携带细菌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屏障装置及器具微生物检测结果 | 第44页 |
4 讨论 | 第44-49页 |
·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气溶胶变化规律及原因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原因分析 | 第45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第三章 SPF级实验动物微生物多重PCR分析 | 第52-74页 |
摘要 | 第52页 |
1 材料 | 第52-54页 |
·实验菌株 | 第52-53页 |
·培养基与试剂 | 第53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53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53页 |
·试剂配制 | 第53-54页 |
2 方法 | 第54-59页 |
·菌种活化与培养 | 第54页 |
·样品DNA提取与检测 | 第54-55页 |
·PCR扩增 | 第55-57页 |
·引物检测 | 第57-58页 |
·多重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| 第58页 |
·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| 第58-59页 |
3 结果 | 第59-68页 |
·细菌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| 第59页 |
·细菌基因组DNA浓度测定 | 第59-60页 |
·各引物扩增结果 | 第60-61页 |
·扩增片段测序结果 | 第61页 |
·引物特异性检测 | 第61-63页 |
·多重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| 第63-66页 |
·检测样本敏感性检测 | 第66-67页 |
·感染动物的多重PCR检测 | 第67-68页 |
4 讨论 | 第68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全文结论 | 第74-75页 |
图版及说明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