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5-18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| 第17-18页 |
2 L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 | 第18-27页 |
·调研情况概述 | 第18页 |
·L市建筑业农民工就业及工伤情况 | 第18-21页 |
·L市建筑业发展情况 | 第18-19页 |
·L市建筑业农民工就业概况 | 第19-20页 |
·L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伤情况 | 第20-21页 |
·L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7页 |
·工伤保险参保率低 | 第21-23页 |
·工伤认定程序繁琐 | 第23-24页 |
·工伤预防机制不健全 | 第24-27页 |
3 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7-38页 |
·政府方面 | 第27-32页 |
·立法层次不高 | 第27-29页 |
·监管部门执法不严明 | 第29-30页 |
·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| 第30-31页 |
·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| 第31-32页 |
·企业方面 | 第32-34页 |
·企业逐利的行为特点 | 第32-33页 |
·企业的侥幸心理 | 第33-34页 |
·外环境约束力低下 | 第34页 |
·农民工方面 | 第34-38页 |
·农民工维权意识薄弱 | 第34-35页 |
·农民工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 | 第35-36页 |
·农民工缺少有力支持 | 第36-38页 |
4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发展的总体思路 | 第38-41页 |
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38-39页 |
·公平正义 | 第38页 |
·维护农民工公民权利 | 第38-39页 |
·满足农民工需求 | 第39页 |
·发展步骤 | 第39-41页 |
5 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体系的政策建议 | 第41-53页 |
·增加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的科学性 | 第41-44页 |
·完善法律法规 | 第41页 |
·强化政府公共职能 | 第41-43页 |
·优化工伤保险费率机制 | 第43-44页 |
·提高农民工工伤保险执行力 | 第44-45页 |
·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| 第44页 |
·完善工伤补偿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保障工伤维权高效率 | 第45页 |
·构建全方位农民工工伤保险监督机制 | 第45-48页 |
·健全政府监管系统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工会维权系统 | 第46-47页 |
·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 | 第47页 |
·加强舆论监督 | 第47-48页 |
·践行以“预防-康复-补偿”为一体的农民工工伤保险模式 | 第48-51页 |
·加强农民工工伤预防 | 第48-50页 |
·注重农民工工伤康复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农民工工伤补偿 | 第51页 |
·农民工工伤保险其他配套保障措施 | 第51-53页 |
·建立农民工工伤社会救助系统 | 第51-52页 |
·农民工工伤补偿中加入精神损害赔偿 | 第52页 |
·高危行业应为农民工购买商业保险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件1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