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

县域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吴江市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8页
 一、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-11页
  (一) 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 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(一) 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(二) 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三、 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6页
  (一) 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(二) 研究内容第16页
 四、 研究创新和不足第16-18页
  (一) 研究创新第16-17页
  (二) 研究不足第17-18页
第一章 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第18-25页
 一、 基本概念第18-23页
  (一) 县域慈善组织相关概念第18-22页
  (二) 信息公开相关概念第22-23页
 二、 基础理论第23-25页
  (一) 委托代理理论第23页
  (二) 知情权理论第23-24页
  (三) 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4页
  (四) 公共产品理论第24-25页
第二章 吴江市慈善组织及其信息公开现状第25-35页
 一、 吴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25-27页
  (一) 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第25-26页
  (二) 民营企业发展迅速第26页
  (三) 慈善事业成效明显第26-27页
 二、 吴江市慈善组织发展现状第27-30页
  (一) 慈善组织概况第27-29页
  (二) 主要开展项目第29页
  (三) 主要发展特点第29-30页
 三、 吴江市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现状第30-35页
  (一) 公开制度现状第30-32页
  (二) 公开内容现状第32-33页
  (三) 公开方式现状第33-35页
第三章 吴江市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第35-43页
 一、 信息公开中的思想认识问题第35-36页
  (一) 公开目的形式化第35页
  (二) 公开态度消极化第35-36页
  (三) 公开过程拖延化第36页
 二、 信息公开中的信息质量问题第36-39页
  (一) 内容不够全面第36-37页
  (二) 内容不够规范第37-38页
  (三) 内容不够实用第38-39页
 三、 信息公开中的技术能力问题第39-43页
  (一) 公开方式单一第39-40页
  (二) 网站建设落后第40-41页
  (三) 专业人才缺少第41-43页
第四章 吴江市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3-51页
 一、 公开意识的缺乏第43-45页
  (一) 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第43页
  (二) 自身公开意识不足第43-44页
  (三) 公众权利意识不强第44-45页
 二、 法律制度的缺少第45-47页
  (一) 缺少相关立法第45-46页
  (二) 缺少监管制度第46页
  (三) 缺少保障制度第46-47页
 三、 外部监管的缺位第47-49页
  (一) 政府监管缺位第47-48页
  (二) 社会监督乏力第48页
  (三) 信息评估不足第48-49页
 四、 内部管理的缺失第49-51页
  (一) 行政化倾向较严重第49-50页
  (二) 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第50页
  (三) 内部控制机制缺失第50-51页
第五章 县域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问题的完善对策第51-62页
 一、 意识层面:提高思想认识,增强公开动力第51-54页
  (一) 加快政府观念转变第51-53页
  (二) 确立信息公开意识第53-54页
  (三) 培育现代慈善文化第54页
 二、 制度层面:健全法律制度,提供公开保障第54-57页
  (一) 完善慈善相关立法第54-55页
  (二) 规范公开内容方式第55-56页
  (三) 健全监管保障制度第56-57页
 三、 组织层面:强化内部建设,提升公开能力第57-60页
  (一) 健全内部治理机制第57页
  (二)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57-58页
  (三) 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第58-60页
 四、 技术层面:优化信息平台,提高公开实效第60-62页
  (一) 积极利用各类新型媒体第60页
  (二) 着力拓展信息公开方式第60-61页
  (三) 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第61-62页
结语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资本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问题研究
下一篇: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门户网站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研究--以“中国苏州”政府门户网站管理部门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