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8页 |
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| 第8-9页 |
摘要 | 第9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1.1 植物分子鉴定理论及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1.1.1 第1代分子标记 | 第10-11页 |
1.1.1.1 RFLP(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)标记技术 | 第10页 |
1.1.1.2 RAPD(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)标记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1.1.3 AFLP(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)标记技术 | 第11页 |
1.1.2 第2代分子标记 | 第11-12页 |
1.1.2.1 SSR(Simple Sequence Repeats)标记技术 | 第11页 |
1.1.2.2 ISSR(Inter-simple sequence repeats)标记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1.3 第3代分子标记 | 第12页 |
1.1.3.1 SNP(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)标记技术 | 第12页 |
1.1.3.2 EST(Expressed sequence Tag)表达序列标签 | 第12页 |
1.1.4 分子标记在山茶属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2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概况 | 第13-17页 |
1.2.1 植物DNA条形码候选片段及组合 | 第14-15页 |
1.2.2 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.2.1 matK | 第15-16页 |
1.2.2.2 rbcL | 第16页 |
1.2.2.3 trnH-psbA | 第16页 |
1.2.3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研究展望 | 第16-17页 |
1.3 山茶属分类研究概况 | 第17-20页 |
2 山茶属植物DNA条形码初步筛选 | 第20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20-21页 |
2.2 山茶属植物总DNA提取 | 第21-27页 |
2.2.1 试验样品 | 第21-24页 |
2.2.2 试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2.3 试验试剂 | 第25页 |
2.2.4 溶液的配置 | 第25-26页 |
2.2.5 植物DNA提取 | 第26-27页 |
2.3 目的片段PCR扩增 | 第27-29页 |
2.3.1 引物序列 | 第27页 |
2.3.2 PCR扩增体系 | 第27-29页 |
2.3.3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 | 第29页 |
2.3.3.1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 | 第29页 |
2.3.3.2 电泳检测及测序 | 第29页 |
2.4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5页 |
2.4.1 山茶属植物DNA提取结果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4.2 目的片段PCR扩增结果 | 第30-32页 |
2.4.3 序列特征分析 | 第32-35页 |
2.4.3.1 rbcL序列特征分析 | 第33页 |
2.4.3.2 matK序列特征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4.3.3 trnH-psbA序列特征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5 小结与讨论 | 第35-37页 |
3 山茶属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| 第37-49页 |
3.1 材料 | 第37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37页 |
3.1.2 试剂与仪器 | 第37页 |
3.2 方法 | 第37-38页 |
3.2.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| 第37页 |
3.2.2 PCR扩增与测序 | 第37-38页 |
3.2.3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8页 |
3.2.3.1 序列数据分析 | 第38页 |
3.2.3.2 相似性搜索(BLAST)鉴定 | 第38页 |
3.2.3.3 建树方法 | 第38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8页 |
3.3.1 rbcL序列 | 第38-42页 |
3.3.1.1 遗传距离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.1.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| 第40-42页 |
3.3.2 matK序列 | 第42-45页 |
3.3.2.1 遗传距离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2.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| 第43-45页 |
3.3.3 trnH-psb A序列 | 第45-48页 |
3.3.3.1 遗传距离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3.3.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| 第46-48页 |
3.4 小结与讨论 | 第48-49页 |
4 山茶属DNA条形码组合片段分析 | 第49-59页 |
4.1 组合片段序列特征 | 第49页 |
4.2 序列遗传距离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3 组合片段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| 第52-58页 |
4.3.1 matK + rbcL组合序列 | 第52-54页 |
4.3.2 matK + trnH-psbA组合序列 | 第54页 |
4.3.3 rbcL + trnH-psbA组合序列 | 第54页 |
4.3.4 matK + rbcL + trnH-psbA组合序列 | 第54-58页 |
4.4 小结与讨论 | 第58-59页 |
5 讨论与结论 | 第59-62页 |
5.1 PCR扩增和测序 | 第59页 |
5.2 物种鉴别效率 | 第59-60页 |
5.3 DNA条形码在山茶属中的分类学意义 | 第60-62页 |
附表 | 第62-63页 |
附图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ABSTRACT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