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网络舆论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关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影响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相关理论的概述 | 第20-25页 |
·网络舆论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2页 |
·网络舆论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·网络舆论的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模式 | 第25-29页 |
·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·网络舆论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| 第25页 |
·网络舆论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之一 | 第25-26页 |
·公共政策的制定保障了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| 第26页 |
·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模式 | 第26-29页 |
·关注社会现实动向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 | 第26页 |
·形成政策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影响政府偏好 | 第27页 |
·公共政策方案的选择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案例分析—以城市拆迁事件为例 | 第29-34页 |
·城市拆迁问题争论的焦点 | 第29页 |
·关于拆迁问题的案例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重庆钉子户案 | 第30页 |
·成都市唐福珍自焚抵抗暴力拆迁 | 第30-32页 |
·案例中的启示 | 第32-34页 |
第5章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| 第34-44页 |
·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影响 | 第34-37页 |
·促进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| 第34-35页 |
·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| 第35页 |
·扩大智慧库范围克服有限理性 | 第35-36页 |
·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政府网络形象 | 第36-37页 |
·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网络舆论的民意代表性较差 | 第37-40页 |
·网络话语权的分散与垄断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缺乏公共性 | 第40-41页 |
·网络社会的无政府主义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误 | 第41-42页 |
·群体极化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平 | 第42-44页 |
第六章 制定公共政策时发挥网络舆论积极作用的建议 | 第44-52页 |
·重视网络社会"公共领域"理论的重建与研究 | 第44-45页 |
·增强网络基础建设并提高网民的参政素质 | 第45-47页 |
·增强网络基础建设以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建设 | 第46页 |
·利用安全技术手段促进网络民意代表性 | 第46-47页 |
·培育公民的网络素质增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意识 | 第47页 |
·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和回应 | 第47-49页 |
·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| 第48页 |
·加大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布机制 | 第48页 |
·切实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引导 | 第48-49页 |
·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理与网络民意的采纳 | 第49-52页 |
·制定突发事件媒体应急预案 | 第49页 |
·加强制度化法制化以及网络舆论治理队伍的建设 | 第49-50页 |
·公民网络参与机制的建设 | 第50-51页 |
·科学的汇总研究与利用 | 第51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