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. 导论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视角的创新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的创新 | 第14页 |
·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2.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回顾 | 第15-22页 |
·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| 第15-19页 |
·垄断优势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内部化理论 | 第16页 |
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| 第18页 |
·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启发 | 第18-19页 |
·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| 第19-22页 |
·小规模技术理论 | 第19页 |
·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局部技术变动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| 第21页 |
·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启发 | 第21-22页 |
3.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2-29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 | 第22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 | 第22-23页 |
·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| 第23页 |
·国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文献综述 | 第23-25页 |
·国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| 第23-24页 |
·对国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评价 | 第24-25页 |
·国内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文献综述 | 第25-29页 |
·国内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研究综述 | 第25-26页 |
·国内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| 第26-28页 |
·对国内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的评价 | 第28-29页 |
4.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特征 | 第29-39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量特征 | 第29-31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量绝对值迅速增长 | 第29-30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量的相对地位上升 | 第30-31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存量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存量绝对值迅速增长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存量的相对地位上升 | 第32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特征 | 第32-36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| 第33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行业侧重点发生改变 | 第33-34页 |
·中国对美国科学研究等高新技术行业的投资迅速增长 | 第34-36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9页 |
·中国对美国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集中度高 | 第37页 |
·我国民营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在美直接投资的优势 | 第37页 |
·我国对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占对美投资总额比例仍然较小 | 第37-39页 |
5.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| 第39-45页 |
·中国对美国不同方式的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 | 第39-41页 |
·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 | 第39-40页 |
·中国企业新建企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 | 第40页 |
·中国企业在美设立研发机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 | 第40-41页 |
·中美合作成立新企业产生逆向技术溢出的机理 | 第41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前提条件 | 第41-43页 |
·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的技术差距不能过大 | 第41-42页 |
·中国跨国公司内部技术传导机制要顺畅 | 第42-43页 |
·增加技术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例 | 第43页 |
·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 | 第43-45页 |
·中国与美国技术创新能力 | 第43页 |
·中国与美国的信息化程度 | 第43-44页 |
·中国与美国的人力资本情况 | 第44页 |
·中国与美国的宏观经济情况 | 第44-45页 |
6. 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| 第45-52页 |
·模型的设置和数据的来源 | 第45-48页 |
·模型的理论基础 | 第45页 |
·模型中各变量的说明 | 第45-46页 |
·数据的来源说明 | 第46-48页 |
·实证过程和结果 | 第48-52页 |
·最小二乘回归 | 第48-49页 |
·偏最小二乘回归 | 第49-52页 |
7. 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52-54页 |
·结论 | 第52-53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