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传统商标的法律保护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非传统商标概述 | 第11-20页 |
第一节 非传统商标与传统商标的概括比较 | 第11-17页 |
一、传统商标 | 第11-12页 |
(一) 传统商标的界定 | 第11页 |
(二)传统商标的种类 | 第11-12页 |
二、非传统商标 | 第12-17页 |
(一) 非传统商标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(二) 非传统商标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(三) 非传统商标的种类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保护非传统商标的必要性 | 第17-20页 |
一、保护非传统商标是商标权客体发展的要求 | 第17页 |
二、保护非传统商标是我国商标法立法目的的要求 | 第17-18页 |
三、保护非传统商标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| 第18页 |
四、保护非传统商标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| 第18-19页 |
五、保护非传统商标是国际商标法制整合趋势的要求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国外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例 | 第20-26页 |
第一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例 | 第20-24页 |
一、美国立法例 | 第20-21页 |
二、欧盟立法例 | 第21-22页 |
三、澳大利亚立法例 | 第22-23页 |
四、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例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国际条约中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例 | 第24-26页 |
一、TRIPS协议 | 第24-25页 |
二、商标法条约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非传统商标的保护要件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积极要件 | 第26-30页 |
一、显著性要件 | 第26-28页 |
(一) 显著性概述 | 第26-27页 |
(二) 显著性的判断要素 | 第27-28页 |
二、第二意义要件 | 第28-30页 |
(一) “第二意义”概述 | 第28-30页 |
(二)“第二意义”的认定标准 | 第30页 |
第二节 消极要件 | 第30-34页 |
一、功能性要件 | 第30-32页 |
(一) 功能性概述 | 第30-31页 |
(二) 功能性的判断标准 | 第31-32页 |
二、冲突性要件 | 第32-34页 |
(一) 不得有悖于社会的公序良俗 | 第32-33页 |
(二) 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合法权利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主要非传统商标的审查标准 | 第34-48页 |
第一节 立体商标的审查标准 | 第34-38页 |
一、立体商标的申请 | 第34-35页 |
二、立体商标的描述 | 第35-36页 |
三、立体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| 第36-38页 |
(一) 立体商标的显著性 | 第36页 |
(二) 立体商标的非功能性 | 第36-38页 |
第二节 颜色商标的审查标准 | 第38-41页 |
一、颜色商标的申请 | 第38页 |
二、颜色商标的描述 | 第38-39页 |
三、颜色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| 第39-41页 |
(一) 颜色商标的显著性 | 第39-40页 |
(二) 颜色商标的非功能性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声音商标的审查标准 | 第41-44页 |
一、声音商标的申请 | 第41页 |
二、声音商标的描述 | 第41-42页 |
三、声音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| 第42-44页 |
(一) 声音商标的显著性 | 第42-43页 |
(二) 声音商标的非功能性 | 第43-44页 |
第四节 气味商标的审查标准 | 第44-48页 |
一、气味商标的申请 | 第44-45页 |
二、气味商标的描述 | 第45-46页 |
三、气味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| 第46-48页 |
(一) 气味商标的显著性 | 第46-47页 |
(二) 气味商标的非功能性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完善我国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建议 | 第48-52页 |
第一节 立体商标的立法完善建议 | 第48-49页 |
一、对显著性审查的完善建议 | 第48页 |
二、对非功能性审查的完善建议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颜色商标的立法完善建议 | 第49-50页 |
一、对显著性审查的完善建议 | 第49页 |
二、对非功能性审查的完善建议 | 第49-50页 |
第三节 声音商标和气味商标的立法建议 | 第50-52页 |
一、对显著性审查的建议 | 第50页 |
二、对非功能性审查的建议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