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画电影的影像画面与视觉心理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2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选题依据 | 第7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7-8页 |
·课题相关理论研究 | 第8-10页 |
·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| 第8-9页 |
·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| 第9-10页 |
·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2 动画电影的影像时空 | 第12-18页 |
·动画影像的历史溯源及发展 | 第12-14页 |
·动画影像的历史溯源 | 第12-13页 |
·现代动画影像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动画影像的基本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影像的图像性特征 | 第14页 |
·影像的艺术性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影像的运动性特征 | 第15页 |
·动画影像的视觉渗透 | 第15-18页 |
·影像的时空渗透 | 第15-16页 |
·影像的视觉心理渗透 | 第16-18页 |
3 视觉影像的心理认知 | 第18-24页 |
·人的感知心理 | 第18-20页 |
·人的感觉与知觉 | 第18-19页 |
·感知的心理特性 | 第19-20页 |
·动画知觉产生的基本原理 | 第20-22页 |
·动画知觉的形成 | 第20-21页 |
·影像的动态感知与创造 | 第21-22页 |
·视觉心理行为的内在价值 | 第22-24页 |
·如何定义视觉心理行为 | 第22-23页 |
·视觉心理行为对动画的价值 | 第23-24页 |
4 动画影像创作中的心理研究 | 第24-42页 |
·影像运动的知觉反应与动画创作 | 第24-29页 |
·利用位移的感知表现运动 | 第25-26页 |
·利用从属关系的感知表现运动 | 第26-27页 |
·利用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感知表现运动 | 第27-28页 |
·利用影像运动动力的感知表现运动 | 第28-29页 |
·画面构图的视觉反应与动画创作 | 第29-36页 |
·平衡构图的视觉反应 | 第29-31页 |
·倾斜构图的视觉反应 | 第31-32页 |
·形象化构图语言的视觉反应 | 第32-36页 |
·色彩的感知与动画创作 | 第36-39页 |
·光的表现与动画创作 | 第39-42页 |
·光的物理表现与动画创作 | 第39-40页 |
·光的心理表现与动画创作 | 第40-42页 |
5 运用影像画面把握观众的接受心理 | 第42-46页 |
·诱导观众初始心境 | 第42-43页 |
·满足观众的视觉心理期待 | 第43-44页 |
·为观众提供合适的认同角色 | 第44-46页 |
6 影像创作实践分析——以原创短片《时光》为例 | 第46-51页 |
·作品展示 | 第46-47页 |
·人物形象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视觉语言的心理分析 | 第48-51页 |
7 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5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