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式DCT双离合器设计与起步过程仿真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简介 | 第12-14页 |
·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生产研发状况 | 第12-13页 |
·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 | 第13-14页 |
·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研究开发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起步过程的关键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干式双离合器基本结构设计与校核 | 第18-27页 |
·双离合器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| 第18-20页 |
·干式 DCT 结构方案确定 | 第20-22页 |
·变速器档位数的选择 | 第20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压紧弹簧的选择 | 第20-21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结构布置 | 第21-22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与校核 | 第22-26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转矩容量Tc 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·摩擦片材料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·摩擦片尺寸的确定 | 第24页 |
·摩擦片单位压力P0 的确定与校核 | 第24页 |
·压盘的尺寸确定与校核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干式双离合器起步过程分析与建模仿真 | 第27-52页 |
·汽车起步品质的评价指标 | 第27-29页 |
·冲击度 | 第27-28页 |
·滑摩功 | 第28-29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起步过程动作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动作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离合器起步过程接合动作分析 | 第30页 |
·双离合器接合速度与传递转矩的控制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起步过程动力学分析 | 第31-35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发动机模型 | 第36-38页 |
·发动机有载稳态工况 | 第36-37页 |
·发动机有载动态工况 | 第37-38页 |
·整车动力学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起步过程的控制策略 | 第40-45页 |
·发动机恒转速起步控制原则 | 第40-41页 |
·驾驶意图分析 | 第41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起步过程目标控制参数 | 第41-44页 |
·各工况下的起步控制策略 | 第44-45页 |
·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45-51页 |
·平道缓慢起步过程仿真 | 第47-48页 |
·平道正常起步过程仿真 | 第48页 |
·平道急速起步过程仿真 | 第48-49页 |
·坡道急速起步过程仿真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干式双离合器有限元热分析 | 第52-84页 |
·有限元方法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Ansys/Workbench 软件简介 | 第53页 |
·Ansys/Workbench 建模方法 | 第53页 |
·摩擦副瞬态温度场分析 | 第53-74页 |
·传热过程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初始条件与三类边界条件 | 第55页 |
·摩擦副温度值的数学模型 | 第55-56页 |
·热场分析的前处理 | 第56-58页 |
·热场分析材料参数的确定 | 第58页 |
·载荷及边界条件设定 | 第58-64页 |
·摩擦片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| 第64-69页 |
·压盘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| 第69-72页 |
·驱动盘温度场的仿真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摩擦副热一结构耦合分析 | 第74-83页 |
·热一结构耦合相关理论 | 第74-77页 |
·热结构耦合分析材料参数 | 第77-78页 |
·摩擦片热一结构耦合仿真分析 | 第78-80页 |
·压盘热一结构耦合仿真分析 | 第80-82页 |
·驱动盘热一结构耦合仿真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五章 干式双离合器改善温升方法研究 | 第84-92页 |
·影响干式双离合器温升的主要因素 | 第84-85页 |
·离合器温度升高的热量来源因素 | 第84页 |
·摩擦副自身控制温升的能力因素 | 第84-85页 |
·外界散热条件因素 | 第85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温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| 第85-90页 |
·滑摩功对温升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·摩擦材料的属性对温升的影响 | 第86-89页 |
·对流换热系数对温度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改善温升方法 | 第90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2-94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92-93页 |
·研究方向展望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