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--基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视角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| 第12-13页 |
一、 金融危机后对制造业的重新审视 | 第12-13页 |
二、 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| 第13页 |
三、 发展制造业重在提升竞争力 | 第13页 |
第二节 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综述 | 第13-16页 |
一、 地方政府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| 第13-14页 |
二、 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与竞争 | 第14-15页 |
三、 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理论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| 第16-18页 |
一、 发展源起 | 第17页 |
二、 主要理论 | 第17页 |
三、 评价现状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8-20页 |
一、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三、 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无锡市制造业发展演进历程 | 第20-28页 |
第一节 苏南模式的兴盛 | 第20-21页 |
一、 苏南模式的发展 | 第20页 |
二、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 | 第20-21页 |
三、 苏南模式的不足 | 第21页 |
第二节 苏南模式后的思考 | 第21-23页 |
一、 反思的背景 | 第21-22页 |
二、 反思的过程 | 第22页 |
三、 反思的结论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新苏南模式的转型发展 | 第23-25页 |
一、 新苏南模式的路径特征 | 第23-24页 |
二、 新苏南模式的体制框架 | 第24页 |
三、 新苏南模式的文化支撑 | 第24页 |
四、 新苏南模式的成长优势 | 第24-25页 |
第四节 无锡市制造业发展战略 | 第25-28页 |
一、 总体要求 | 第25页 |
二、 战略定位 | 第25页 |
三、 战略目标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无锡市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| 第28-36页 |
第一节 无锡市制造业发展情况 | 第28-32页 |
一、 总量情况 | 第28页 |
二、 布局调整情况 | 第28-29页 |
三、 企业规模情况 | 第29页 |
四、 行业消长情况 | 第29-30页 |
五、 能耗情况 | 第30页 |
六、 市场占有情况 | 第30-31页 |
七、 经济成分结构 | 第31-32页 |
八、 科技创新情况 | 第32页 |
九、 新兴产业情况 | 第32页 |
第二节 无锡市政府在制造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| 第32-34页 |
一、 强化企业培育 | 第32-33页 |
二、 集聚创新资源 | 第33页 |
三、 发展优势产业 | 第33页 |
四、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 | 第33页 |
五、 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| 第33-34页 |
六、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| 第34页 |
第三节 问题和不足 | 第34-36页 |
一、 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仍不尽合理 | 第34页 |
二、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不够高 | 第34页 |
三、 综合效益仍不高 | 第34-35页 |
四、 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够强 | 第35页 |
五、 单体企业规模不大 | 第35页 |
六、 企业家和经营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国内城市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七大城市制造业发展情况比较 | 第36-39页 |
一、 总量比较 | 第36-37页 |
二、 集聚比较 | 第37-38页 |
三、 行业结构比较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七大城市政府制造业产业政策比较 | 第39-43页 |
一、 无锡 | 第39页 |
二、 苏州 | 第39-40页 |
三、 南京 | 第40页 |
四、 杭州 | 第40页 |
五、 宁波 | 第40-41页 |
六、 广州 | 第41页 |
七、 深圳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实证 | 第43-47页 |
第一节 指标选择 | 第43页 |
第二节 数据处理 | 第43-46页 |
第三节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提升无锡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| 第47-52页 |
第一节 无锡制造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| 第47-48页 |
一、 优势 | 第47页 |
二、 劣势 | 第47-48页 |
三、 机遇 | 第48页 |
四、 威胁 | 第48页 |
第二节 无锡政府推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| 第48-52页 |
一、 推进两端延伸 | 第49页 |
二、 推进人才引领 | 第49页 |
三、 推进创新驱动 | 第49页 |
四、 推进内生增长 | 第49-50页 |
五、 推进区域合作 | 第50页 |
六、 推进结构调整 | 第50页 |
七、 推进有效投入 | 第50页 |
八、 推进大企业培育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