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农业合作形式论文--经济联合体论文

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--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1-15页
 第一节 研究的背景第11页
 第二节 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第三节 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4页
  一、 农民第12页
  二、 合作社第12-13页
  三、 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第13页
  四、 农民专业合作社第13页
  五、 新农村建设第13-14页
 第四节 总体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一、 总体框架第14页
  二、 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二章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沿革与理论基础第15-25页
 第一节 合作社的理论第15-17页
  一、 合作社的历史第15-16页
  二、 西方合作经济思想第16页
  三、 马克思和列宁主义合作思想第16-17页
  四、 毛泽东合作思想第17页
 第二节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意义第17-20页
  一、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第17-18页
  二、 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第18-20页
 第三节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第20-25页
  一、 产生背景第20-21页
  二、 发展历程第21-23页
  三、 发展现状第23-25页
第三章 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现状第25-35页
 第一节 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第25-29页
  一、 兴办主体呈现多元化第26-27页
  二、 产业经营呈现多样性第27-28页
  三、 利益联盟呈现多样化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第29-31页
  一、 促进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第29页
  二、 推动了农业产业经营第29-30页
  三、 推进了农业规范生产第30页
  四、 提升了新型农民的素质第30-31页
  五、 提高了农民收入第31页
 第三节 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第31-35页
  一、 从内部运行分析,合作社规范运作存在不少瓶颈第31-33页
  二、 从外部环境看,合作社加快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第33-35页
第四章 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与启示第35-42页
 第一节 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第35-37页
  一、 丹麦合作社的发展第35-36页
  二、 以色列“莫沙夫”的发展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国内其他城市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第37-39页
  一、 山东会宝山果业合作社的发展第37-38页
  二、 山西榆次区奶牛养殖联合社的发展第38-39页
 第三节 上海市其他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第39-40页
  一、 上海宝山区四方村农场的发展第39页
  二、 上海崇明县健绿合作社的发展第39-40页
 第四节 对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第40-42页
  一、 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第40-41页
  二、 强化农民的教育培训第41页
  三、 规模化发展合作社第41页
  四、 形成合作社文化第41-42页
  五、 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第42页
第五章 推动金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思路第42-50页
 第一节 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径分析第42-43页
  一、 处理好农民自身发展与政府扶植的关系第42页
  二、 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第42-43页
  三、 处理好合作社自身发展与服务社员的关系第43页
 第二节 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应对之策第43-44页
  一、 坚持因势利导,促进规范建设第43页
  二、 坚持典型示范,营造舆论环境第43-44页
  三、 坚持因地制宜,发展优势产业第44页
 第三节 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抉择第44-47页
  一、 依靠财政扶持,聚焦扶持重点第44-45页
  二、 加快推进农业“1135 工程”,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亮点第45页
  三、 完善农业信贷保险政策,有效降低农业风险第45-46页
  四、 研究细化税收优惠政策,切实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第46页
  五、 继续加大粮食补贴力度,保证规模产出效益第46-47页
 第四节 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人才保障第47-48页
  一、 强化农民培训第47页
  二、 鼓励引进农业急需人才第47页
  三、 稳定农业从业队伍第47-48页
 第五节 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平台支撑第48-50页
  一、 搭建营销平台第48页
  二、 调整立项条件第48页
  三、 改善登记服务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附录第53-54页
调查问卷表第54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锡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战略对策研究
下一篇:无锡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--基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