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掖绿洲扩展中的景观斑块动态特征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19页 |
·选题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绿洲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绿洲的概念 | 第13页 |
·绿洲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2页 |
·自然概况 | 第19-21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9-20页 |
·地形地貌特征 | 第20页 |
·气候特征 | 第20页 |
·水资源特征 | 第20页 |
·土壤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植被特征 | 第21页 |
·社会、经济概况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2-3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2-28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2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2-26页 |
·斑块动态类型划分及信息提取 | 第26页 |
·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| 第26-2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张掖绿洲景观特征分析 | 第30-38页 |
·基于斑块尺度的景观特征 | 第30-34页 |
·斑块分级 | 第30页 |
·斑块数量和面积特征 | 第30-32页 |
·斑块形状特征 | 第32-34页 |
·基于类型尺度的景观特征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景观尺度的景观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总体静态特征 | 第35页 |
·分区(基于县域)静态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不同时期绿洲景观斑块动态格局 | 第38-49页 |
·景观总体变化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农田斑块动态格局 | 第39-41页 |
·林地斑块动态格局 | 第41-43页 |
·草地斑块动态格局 | 第43-44页 |
·水体斑块动态格局 | 第44-46页 |
·建设用地斑块动态格局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斑块动态机制分析 | 第49-57页 |
·斑块动态转化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农田斑块来源和去向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林地斑块来源和去向分析 | 第50页 |
·草地斑块来源和去向分析 | 第50页 |
·水体斑块来源和去向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建设用地斑块来源和去向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斑块动态驱动力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气候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水文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人文因素对景观变化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5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和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