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·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| 第12-19页 |
·碱催化法 | 第12-15页 |
·液体碱催化剂 | 第12-13页 |
·固体碱催化剂 | 第13-15页 |
·酸催化法 | 第15-17页 |
·液体酸催化剂 | 第15-16页 |
·固体酸催化剂 | 第16-17页 |
·酶催化剂 | 第17-18页 |
·超临界法 | 第18-19页 |
·含磷/膦酸基团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3页 |
·磷酸盐分子筛 | 第19-22页 |
·磷酸铝系列分子筛 | 第20-21页 |
·其他金属磷酸盐 | 第21-22页 |
·有机膦酸盐 | 第22页 |
·膦酸树脂 | 第22-23页 |
·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磷酸镉铵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| 第24-31页 |
·前言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5-26页 |
·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25页 |
·主要表征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磷酸镉铵的合成 | 第26页 |
·催化试验 | 第2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0页 |
·磷酸镉铵的表征 | 第26-30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SEM 表征及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磷酸材料的催化性能 | 第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PA/NaY 负载型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| 第31-77页 |
·前言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2-33页 |
·PA/NaY 的制备 | 第32页 |
·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实验 | 第32页 |
·催化合成硬脂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实验 | 第32-33页 |
·催化合成硬脂酸乙酯及其动力学实验 | 第33页 |
·催化合成油酸乙酯及其动力学实验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75页 |
·PA/NaY 负载型固体酸的表征 | 第33-35页 |
·FT-IR 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4页 |
·孔结构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35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合成乙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| 第35-44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35-37页 |
·响应面的分析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数据输入及响应面分析法处理 | 第38-40页 |
·响应面优化反应条件 | 第40-41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41-44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合成硬脂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| 第44-55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44-48页 |
·响应面的分析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输入及响应面分析法处理 | 第49-50页 |
·响应面优化反应条件 | 第50-52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52-55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合成硬脂酸乙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| 第55-64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55-58页 |
·响应面的分析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数据输入及响应面分析法处理 | 第59-61页 |
·响应面优化反应条件 | 第61-62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62-64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油酸乙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| 第64-75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64-68页 |
·响应面分析设计 | 第68-69页 |
·数据输入及响应面分析法处理 | 第69-70页 |
·响应面优化反应条件 | 第70-71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71-75页 |
·PA/NaY 催化各酯化反应的效果对比 | 第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四章 氨基膦酸树脂的改性及其催化性能 | 第77-87页 |
·前言 | 第7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7-78页 |
·氨基膦酸树脂的酸改性 | 第77页 |
·催化合成油酸乙酯及其动力学实验 | 第77-7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6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78-80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油酸乙酯 | 第80-83页 |
·响应面分析设计 | 第80页 |
·数据输入及响应面分析法处理 | 第80-82页 |
·响应面优化反应条件 | 第82-83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83-8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五章 CPTS 桥联氨基膦酸型硅胶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| 第87-102页 |
·前言 | 第8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87-88页 |
·CPTS 桥联氨基膦酸型硅胶的合成 | 第87-88页 |
·硅胶的活化 | 第87页 |
·SG-TETA-P 的合成 | 第87-88页 |
·催化合成油酸乙酯及其动力学实验 | 第8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8-100页 |
·CPTS 桥联氨基膦酸型硅胶的表征 | 第88-92页 |
·FT-IR 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能谱分析表征 | 第89页 |
·孔结构分析 | 第89-91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91-92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92-94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合成油酸乙酯及其动力学研究 | 第94-97页 |
·响应面设计 | 第94-95页 |
·数据输入及响应面分析法处理 | 第95-96页 |
·响应面优化反应条件 | 第96-97页 |
·动力学研究 | 第97-100页 |
·含磷/膦酸材料催化合成油酸乙酯的性能对比 | 第100页 |
·含磷/膦酸材料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 | 第100-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1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2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