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美育论文

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前言第9-20页
 一、 研究缘起第9-13页
 二、 研究思路第13页
 三、 研究方法与视角第13-15页
  (一) 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(二) 研究视角第15页
 四、 需要澄清的问题第15-20页
  (一) 历史分期第15-17页
  (二) 资料收集第17-18页
  (三) 行文问题第18-20页
第一部分 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复苏第20-49页
 一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复苏的社会情境第20-24页
  (一) “文化大革命”造成的创伤第20-22页
  (二) “改革开放”带来发展的动力第22-24页
 二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复苏第24-40页
  (一) 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研究第25-28页
  (二) 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第28-30页
  (三) 儿童艺术课程第30-40页
 三、 复苏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分析第40-49页
  (一) 偏重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第40-41页
  (二) 强调学科本位,尤其注重艺术知识技能第41-42页
  (三)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艺术教育目标第42-43页
  (四) 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教材、教法第43页
  (五) 价值与局限第43-49页
第二部分 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第49-76页
 一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展的社会情境第49-53页
  (一)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精神需求的增长第49-50页
  (二) 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全面推进第50-51页
  (三) 美育及艺术教育地位的恢复与巩固第51-52页
  (四) 对于儿童权利和主体地位的逐渐重视第52-53页
 二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第53-70页
  (一) 儿童艺术研究第55-58页
  (二) 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第58-61页
  (三) 儿童艺术课程第61-68页
  (四) 代表性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第68-70页
 三、 发展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分析第70-76页
  (一) 日益关注审美价值的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第70-71页
  (二) 开始重视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第71-73页
  (三) 逐渐注重儿童的学习、活动、经验第73-74页
  (四) 存在的局限第74-76页
第三部分 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全面探索第76-122页
 一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全面探索的社会情境第76-79页
  (一) 信息化、网络化与学习化社会的要求第76-77页
  (二) 全球化、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(三) 美育地位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第78-79页
 二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全面探索第79-113页
  (一) 儿童艺术研究第82-88页
  (二) 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第88-91页
  (三) 儿童艺术课程第91-99页
  (四) 代表性的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第99-113页
 三、 全面探索时期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分析第113-122页
  (一) 以儿童发展为本,多元价值共存的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第113-114页
  (二) 兼顾儿童发展与艺术文化传承第114-115页
  (三) 日益重视体验、探索、对话第115-117页
  (四) 存在的局限第117-122页
第四部分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基本特征第122-140页
 一、 儿童艺术研究:从单一到逐渐多元第122-124页
 二、 儿童艺术教育价值取向:从失衡到逐渐平衡第124-129页
  (一) 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第124-125页
  (二) 儿童发展本位与艺术学科本位第125-126页
  (三) 艺术本位与非艺术本位第126-129页
 三、 儿童艺术课程:走向多元、融合、生态第129-135页
  (一) 儿童艺术教育目标:从单一取向到兼顾多种取向第130-131页
  (二) 儿童艺术教育内容:从学科化到生活化、综合化第131-132页
  (三) 儿童艺术教育组织实施:走向体验、探索、对话第132-134页
  (四) 儿童艺术教育评价:走向真实、发展、差异第134-135页
 四、 儿童艺术教育研究:日趋全面、丰富、成熟第135-140页
第五部分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原因考察第140-165页
 一、 儿童艺术教育变革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约第140-150页
  (一) 社会经济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41-144页
  (二) 社会政治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44-146页
  (三) 社会文化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146-150页
 二、 儿童艺术教育变革获益于西方多学科理论第150-158页
  (一) 艺术哲学理论第150-152页
  (二) 心理学理论第152-154页
  (三) 教育学理论第154-156页
  (四) 艺术教育理论第156-158页
 三、 儿童艺术教育变革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第158-163页
  (一) 儿童观第158-160页
  (二) 艺术观第160-161页
  (三) 教育观第161-162页
  (四) 儿童艺术教育观第162-163页
 四、 儿童艺术教育变革与学前教育发展脉络相关第163-165页
第六部分: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前景展望第165-179页
 一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价值追求第165-169页
  (一) 创造意义,共享意义第165-167页
  (二) 滋养生命,促成生长第167-169页
 二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质量愿景第169-174页
  (一) 教师与儿童彼此尊重,平等对话第169-171页
  (二) 儿童沉浸其中,自我成长第171-173页
  (三) 教师润物无声,教育无痕第173-174页
 三、 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发展路径第174-179页
  (一) 内源性的路径第174-176页
  (二) 外源性的路径第176-178页
  (三) 整合内源性的路径与外源性的路径第178-179页
结语第179-181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81-188页
附录第188-189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89-190页
致谢第190页

论文共1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视频演示与教师示范的示范效果比较研究--以《大学体育》排球教学为例
下一篇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