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大麦芽概况 | 第9-12页 |
·大麦资源 | 第9页 |
·大麦芽的炮制 | 第9-10页 |
·大麦芽的功效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大麦芽食品的开发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植物多糖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多糖的纯化方法 | 第12页 |
·多糖的结构分析 | 第12-13页 |
·多糖的降血糖活性 | 第13-14页 |
·大麦芽多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·立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大麦芽降血糖组分的筛选 | 第17-23页 |
·前言 | 第17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大麦芽不同溶剂的提取与制备 | 第17-18页 |
·降血糖活性的测定 | 第18页 |
·有降血糖活性的组分进一步筛选 | 第18页 |
·大麦芽水提取物不同组分成分测定 | 第18-2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0-22页 |
·大麦芽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检测 | 第20页 |
·大麦芽水提取物中各组分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大麦芽水提取物中各组分主要成分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大麦芽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| 第23-29页 |
·前言 | 第23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得率的测定 | 第24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水提法工艺优化 | 第24-25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提取放大实验 | 第2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8页 |
·检测波长的选择 | 第25页 |
·标准曲线的制作 | 第25-26页 |
·粗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| 第26-28页 |
·粗多糖提取的优化实验 | 第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大麦芽多糖的分离与结构初步分析 | 第29-45页 |
·前言 | 第29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的 DEAE-cellulose 柱分离 | 第30页 |
·HW-55F 柱分离 | 第30页 |
·Sephacryl S-400 柱分离 | 第30-31页 |
·Sephadex G-100 柱分离 | 第31页 |
·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鉴定纯度 | 第31页 |
·大麦芽多糖的结构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2页 |
·大麦芽粗多糖的 DEAE-cellulose 柱分离 | 第32-33页 |
·DEAE-cellulose 柱水洗部分的 HW-55F 柱分离 | 第33页 |
·多糖 I、II 的 Sephacryl S-400 柱分离 | 第33-34页 |
·纯度鉴定 | 第34-35页 |
·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5页 |
·多糖的理化性质 | 第35页 |
·多糖分子量测定 | 第35-36页 |
·单糖组成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大麦芽多糖 BP I 的核磁共振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大麦芽多糖 BP II 的核磁共振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5页 |
主要结论 | 第45-47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