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数学论文

“生教生”教学模式研究与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引言第8-16页
   ·论题的缘起第8-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第14-16页
第二章 “生教生”教学模式第16-36页
   ·“生教生”教学模式相关定义第16-19页
   ·“生教生”教学模式中西方历史第19-23页
     ·中国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·“同伴导学”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·“小先生”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·当代大学第20页
     ·西方第20-23页
   ·我国当代中学“生教生”教学模式第23-36页
     ·杜郎口模式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·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杜郎口中学模式的理念与具体操作第24-28页
     ·DJP教学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·简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DJP教学的理念与具体操作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小组竞学模式第33-36页
第三章 模式理论基础第36-44页
   ·学习动机第37-40页
   ·最近发展区第40-41页
   ·课堂动力论第41-43页
   ·总结第43-44页
第四章 不同的声音第44-51页
   ·师范生第44-47页
   ·未施行“生教生”模式的老师第47-51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建议第51-56页
   ·总结第51-54页
   ·建议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1:DJP教学学案第60-64页
附录2:师范类大学生对“生教生”教学的看法的问卷第64-68页
附录3:未试行过“生教生”教学的老师的看法问卷第68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语文情境教学有效策略研究
下一篇:基于英美“新批评”视野的高中文学文本解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