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电子监管码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探讨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药事管理体制与政策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内药事管理体制的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国内关于药品质量安全的现行制度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国外药事管理体制与政策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国外药事管理体制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国外关于药品质量安全的现行制度现状 | 第18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8-20页 |
·药品电子监管码 | 第18-20页 |
·基本药物 | 第20页 |
·PEST分析模型 | 第20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·研究方法和框架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研究现状 | 第23-29页 |
·国家的政策与要求 | 第23-24页 |
·药品电子监管码政策的优点 | 第24-25页 |
·防伪功能 | 第24页 |
·全国覆盖 | 第24页 |
·存储信息动态预警 | 第24-25页 |
·全程跟踪 | 第25页 |
·消费者查询 | 第25页 |
·药品电子监管码政策的缺点 | 第25-29页 |
·企业成本增加 | 第25-26页 |
·宣传力度不够 | 第26页 |
·药品电子监管码存在安全隐患 | 第26-27页 |
·药物终端数据上传问题 | 第27页 |
·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发展现状 | 第29-46页 |
·药品电子监管码产生的成本 | 第29-36页 |
·生产企业增加的成本 | 第29-36页 |
·流通和销售企业增加的成本 | 第36页 |
·药品电子监管码产生的效益 | 第36-37页 |
·费效比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运用PEST模型分析药品电子监管码政策的可行性 | 第38-46页 |
·政治和法律环境因素 | 第39-40页 |
·经济因素 | 第40-43页 |
·社会和文化因素 | 第43-45页 |
·技术环境因素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| 第46-4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·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码政策的建议 | 第46-48页 |
·降低企业成本 | 第46-47页 |
·提升实施效果 | 第47-4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录一 | 第52-54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