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

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动态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动态第12-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15-16页
2 城市弱势群体的概念及成因分析第16-25页
   ·城市弱势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16-22页
     ·基本内涵与构成第17-21页
     ·基本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·城市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第22-25页
     ·经济结构的调整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社会结构的变迁第23页
     ·个人的主观因素第23-25页
3 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困境与原因第25-33页
   ·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困境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城市弱势群体的构成日趋复杂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强弱人群差距不断扩大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政府的政策略显滞后第27-28页
   ·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8-33页
     ·经济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政治原因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社会原因第31-33页
4 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理论探索第33-39页
   ·对罗尔斯的个人天赋共同财产说与分配正义说的借鉴第33-35页
   ·对阿马蒂亚森的“可行能力”理论的借鉴第35-36页
   ·对马克思的弱势群体观的借鉴第36-37页
   ·建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弱势群体观第37-39页
5 我国城市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实践探索第39-48页
   ·完善经济条件,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第39-43页
     ·增大对教育培训的支持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加大对企业的支持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调整收入分配政策,规范分配秩序第42-43页
   ·健全政治制度,扩大利益表达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提高弱势群体组织化程度第44页
     ·疏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第44页
   ·优化社会安排,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第44-46页
   ·提升自身素质,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转变观念,走出心理误区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提升自身素质,增强自身实力第47-48页
6 结语第48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
下一篇:大学生网络行为法律规范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