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·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资源基础理论 | 第15页 |
·蒂蒙斯(Timmons)创业模型 | 第15-17页 |
·相关概念综述 | 第17-22页 |
·异质性资源 | 第17页 |
·资源获取 | 第17-19页 |
·创业机会 | 第19-21页 |
·创业绩效 | 第21页 |
·资源获取、创业机会与创业绩效 | 第21-22页 |
·总体评述 | 第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概念模型 | 第23-30页 |
·要素内涵界定及维度划分 | 第23-28页 |
·异质性资源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| 第23-24页 |
·资源获取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| 第24-26页 |
·创业机会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| 第26-27页 |
·创业绩效的内涵及维度划分 | 第27-28页 |
·概念模型的提出 | 第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假设提出 | 第30-35页 |
·异质性资源与资源获取 | 第30-32页 |
·资源获取与创业绩效 | 第32-33页 |
·创业机会对资源获取与创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实证分析 | 第35-50页 |
·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| 第35-37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36-37页 |
·变量度量与效度、信度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变量量表的开发 | 第37-41页 |
·效度、信度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数据分析与检验 | 第44-48页 |
·各变量间的统计描述与相关性 | 第44-45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研究结果讨论 | 第50-56页 |
·异质性资源与资源获取 | 第50-52页 |
·异质性资源与资源获取数量 | 第50-51页 |
·异质性资源与资源获取方式 | 第51页 |
·异质性资源与资源获取渠道 | 第51-52页 |
·异质性资源与资源获取内外部支持 | 第52页 |
·资源获取与创业绩效 | 第52-53页 |
·资源获取数量与创业绩效 | 第52-53页 |
·资源获取方式与创业绩效 | 第53页 |
·资源获取渠道与创业绩效 | 第53页 |
·资源获取内外部支持与创业绩效 | 第53页 |
·创业机会对资源获取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| 第53-55页 |
·创业机会对资源获取数量与创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 | 第54页 |
·创业机会对资源获取方式与创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 | 第54页 |
·创业机会对资源获取渠道与创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 | 第54页 |
·创业机会对资源获取内外部支持与创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 | 第54-55页 |
·综合讨论 | 第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基本结论 | 第56页 |
·创新点 | 第56页 |
·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