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一、绪论第9-20页
 (一) 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1、问题提出第9页
  2、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(二) 文献综述第10-15页
  1、国外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2、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(三) 概念界定第15-18页
  1、歧视第15-16页
  2、就业歧视第16-17页
  3、社会性别第17-18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第18-20页
二、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第20-25页
 (一) 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第20-21页
 (二) 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特点第21-25页
  1、大学生获得的就业机会少于男大学生第21-22页
  2、女大学生录用标准高于男大学生第22-23页
  3、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低于男大学生第23-25页
三、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成因分析第25-38页
 (一) 社会文化因素第25-27页
  1、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第25-26页
  2、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第26-27页
 (二) 就业政策和法律层面因素第27-29页
  1、决策层面社会性别的缺失第27-28页
  2、就业政策、法律社会性别的缺失第28页
  3、就业政策、法律落实不到位第28-29页
  4、就业政策、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第29页
 (三) 教育层面第29-32页
  1、教师队伍方面第30页
  2、课程方面第30-31页
  3、教材方面第31-32页
 (四) 大众传媒层面分析第32-34页
  1、媒体塑造负面的女性的形象第32-33页
  2、大众传媒倾向于为强势地位的群体提供信息服务第33页
  3、媒介传播对女性表现边缘化第33-34页
 (五) 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第34-36页
  1、女大学生自身社会性别意识不强第34-35页
  2、女大学生就业观认识不够第35页
  3、女大学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第35-36页
 (六) 女大学生婚育问题层面第36-38页
四、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探讨第38-47页
 (一) 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第38-39页
  1、改变传统观念的性别刻板印象第38页
  2、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第38-39页
 (二) 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第39-40页
  1、政府不应该作为性别歧视的先导第39-40页
  2、政府促使生育成本社会化第40页
 (三) 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政策、法律中第40-42页
  1、促使社会性别机制化第40-41页
  2、就业政策、法律进一步明细化第41-42页
 (四) 促进教育性别公平第42-44页
  1、在观念上承认性别差异第42-43页
  2、设置针对女生特点的课程第43页
  3、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第43-44页
 (五) 大众传媒正确引导女大学生就业第44-45页
  1、大众传媒应宣扬女性正面形象第44页
  2、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第44-45页
 (六) 女大学生自身社会性别意识的加强第45-47页
  1、女大学生应该提高自我主体意识第45页
  2、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第45-47页
五、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--以浙江大学为例
下一篇:印度高等教育质量对其国家竞争力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