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当代大学生的“四生”教育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绪论第10-15页
 一、选题由来第10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三、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四、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一章 “四生”教育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15-19页
 第一节 “四生”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5-17页
  一、“四生”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第15-16页
  二、“四生”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第16-17页
  三、“四生”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的拓展第17页
 第二节 加强“四生”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第17-19页
  一、加强“四生”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第17-18页
  二、加强“四生”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第18页
  三、加强“四生”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第18-19页
第二章 当代大学生“四生”教育的科学理解第19-27页
 第一节 “四生”教育的科学内涵第19-22页
  一、“四生”教育的概述第19-21页
  二、“四生”教育的基本特征第21-22页
 第二节 “四生”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2-25页
  一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2-23页
  二、生命教育理论第23页
  三、生存教育理论第23-24页
  四、生活教育理论第24页
  五、生态论的基本理论观点第24-25页
 第三节 “四生”教育的内在关系第25-27页
  一、“四生”教育的不可分割性第25-26页
  二、“四生”教育的目标指向符合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第26页
  三、“四生”教育体现个体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第26-27页
第三章 “四生”教育基本内容第27-35页
 第一节 生命教育第27-28页
  一、生命知识教育第27页
  二、生命价值观教育第27-28页
  三、生命幸福感教育第28页
 第二节 生存教育第28-30页
  一、生存知识教育第28-29页
  二、生存能力教育第29页
  三、生存精神教育第29页
  四、心理健康教育第29-30页
 第三节 生活教育第30-32页
  一、生活态度教育第30-31页
  二、生活方式教育第31页
  三、生活品质教育第31-32页
 第四节 生态教育第32-35页
  一、生态价值观教育第32页
  二、生态道德观教育第32-33页
  三、生态意识教育第33页
  四、生态素养教育第33-35页
第四章 当代大学生“四生”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5-40页
 第一节 当代大学生“四生”教育现状第35-37页
  一、“四生”教育的初步成果第35-36页
  二、“四生”教育的不足之处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当代大学生“四生”教育不理想的原因分析第37-40页
  一、“四生”教育内容的缺失第37-38页
  二、开展大学生“四生”教育环境不乐观第38页
  三、教育预期目标超越阶段第38页
  四、教育方式还有待丰富和拓展第38-39页
  五、对责任教育的忽视第39-40页
第五章 加强当代大学生“四生”教育的思考第40-44页
 第一节 加强“四生”教育的指导原则第40-41页
  一、贯彻人本性原则第40页
  二、突显时代性原则第40页
  三、运用实践性原则第40-41页
  四、坚持整合性原则第41页
 第二节 加强“四生”教育的多维策略第41-44页
  一、优化“四生”教育环境第41-42页
  二、整合“四生”教育资源第42页
  三、加强“四生”教育实践第42-43页
  四、完善“四生”教育评价第43-44页
结束语第44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胡锦涛德育思想研究
下一篇:“以人为本”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