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善我国量刑程序的研究--以《量刑程序意见》为视角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关于量刑程序的司法解释的解读 | 第11-18页 |
第一节 关于《量刑指导意见》的评析 | 第11-14页 |
一、明确量刑指导原则 | 第12页 |
二、强调量刑的均衡性 | 第12-13页 |
三、量刑步骤和方法具体化 | 第13页 |
四、细化量刑情节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对《量刑程序意见》的评析 | 第14-18页 |
一、《量刑程序意见》实施的价值 | 第14-16页 |
二、《量刑程序意见》中存在的不足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与改革探索 | 第18-26页 |
第一节 我国量刑程序的现状 | 第19-22页 |
一、立法现状 | 第19-20页 |
二、司法实践现状 | 第20-21页 |
三、理论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当前我国量刑程序的改革探索 | 第22-24页 |
一、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背景 | 第22页 |
二、我国量刑程序的改革探索 | 第22-24页 |
第三节 确立完善我国量刑程序的必要性 | 第24-26页 |
一、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然选择 | 第24-25页 |
二、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| 第25页 |
三、人权保障观念的必然诉求 | 第25-26页 |
四、量刑公正的必要保障 | 第26页 |
第三章 量刑程序模式之比较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量刑程序分离模式 | 第27-31页 |
一、英国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7-29页 |
二、美国的量刑程序模式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量刑程序混合模式 | 第31-33页 |
一、德国 | 第31-32页 |
二、法国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两大法系的量刑程序模式之比较 | 第33-34页 |
一、两大法系量刑程序的优势 | 第33页 |
二、两大量刑程序模式的不足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量刑程序的法律思考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完善我国量刑程序的基本原则 | 第34-36页 |
一、程序法定原则 | 第34-35页 |
二、法官中立原则 | 第35页 |
三、控辩平等原则 | 第35-36页 |
四、程序参与原则 | 第36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量刑程序的具体思路 | 第36-44页 |
一、我国量刑程序的模式选择 | 第36-37页 |
二、我国量刑程序确立和完善的具体构想 | 第37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后记 | 第49-50页 |